江西工程学院优秀校友邹如飞荣获 “最美丰城人”称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5-22浏览次数:33


    511日,丰城市综合考核总结部署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召开,一批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集体登台亮相,受到隆重表彰。“市委、市政府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深受鼓舞,更是鞭策,我还要尽心竭诚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在全市人民面前”,“最美丰城人”、江西工程学院优秀校友邹如飞受到表彰后,激动之情言溢于表。

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秉承“勤朴敏信”的校训,立德树人,造富于民,为国家培养了应用型人才20万余人,其中邹如飞就是众多优秀校友中的一位。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地为家乡政府与企业、社会之间的沟通牵线搭桥,推动丰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除此之外,他不断拓宽与母校之间的交流联络,为母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添砖加瓦,并开拓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三十一年前,邹如飞在江西工程学院学有所成,经学校推荐南下广东进入电子厂工作,受到江西工程学院创始人杨名权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感染,通过自身不懈努力,邹如飞创办了深圳市永基发饰制品有限公司,如今他的产品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从流水线员工到企业老总,他用勤劳与拼搏,实现了人生的精彩逆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他都不忘初心,心系母校,情系桑梓。

1971年,邹如飞出生在淘沙镇斗溪村湾上组,幼时的贫困和父辈的劳苦,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也坚定了他要跳出农门的信念。

江西工程学院优秀校友邹如飞: 当时我们在杜市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政治老师问我们,同学们知不知道全国最高的房子在哪里?我们班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后来老师说在深圳,就从此深圳在我心里就落了一个根,是我向往的地方,我一定要去这个城市。

无意中,邹如飞看到新余电子技术学校(现为:江西工程学院)的一张招生广告,上面写着毕业后可推荐到深圳等沿海城市就业,邹如飞看后如获至宝,回到家中便告知父母,要去新余电子技术学校(现为:江西工程学院)读书,将来一定要去深圳闯一闯。1989年,邹如飞顺利的进入新余电子技术学校(现为:江西工程学院),就读无线电技术专业。

江西工程学院优秀校友邹如飞:在新余市读了书以后,可以推荐到深圳工作,就是一个这样的机会,就实现了来深圳这第一步。

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1992年,邹如飞被学校推荐到了广东工作。

新余电子技术学校,现升格为江西工程学院,是邹如飞圆深圳梦的起点,他始终不忘母校的恩情,在深圳站稳脚跟的邹如飞,对接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大大解决深圳企业用工难、母校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邹如飞也被母校评为第一批十佳优秀校友。2012年,深圳、东莞校友会成立,邹如飞又当选了泛珠三角校友会会长。

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邹如飞同志是我们学校第一批的十佳优秀校友,虽然毕业这么多年,始终情系母校,反哺母校,为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和服务工作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这么多来年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么做,他这种精神,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感到很骄傲。

2014年,邹如飞被校党委任命为江西工程学院驻深圳流动党支部书记,邹如飞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让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自觉接受经常性党内教育,让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组织的关怀,真正做到离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江西工程学院优秀校友邹如飞:早期,我介绍了很多的人到深圳这边来就业,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后面成长发展起来了,我们也算第一批回到家乡投资了的人,2004年我们就回去投资过。我们这个校友当老板的可能有几万人在这。我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我觉得这是应该的。

敢闯敢拼而故土情深的邹如飞,真情反哺母校,对母校的培养心怀感恩;赤诚回报桑梓,为家乡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何  凯

一审:何  凯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