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服务平台
  • 智慧校园
  • 书记信箱
  • 监督举报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江工要闻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2024年11月14日
    “筑梦青马·不负韶华”—我校开展第十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结业仪式暨第十一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在广大青年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拔尖的青年人才。2024年11月13日下午15:00,我校团委于天工校区学术报告厅一楼召开第十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结业仪式暨第十一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出席,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新余市青年教师团成员王为兴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团委办公室主任郑琳主持。会议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冯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学员做到“三者”角色。一是要做理想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锚定理想之光,增强对党的信赖和信心;二是要做胸怀国之大者的“追梦者”,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心,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坚定信仰和精神依靠,通过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做能堪大任的“奋斗者”,要踔厉奋发,跑出青春的加速度,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与才干。他强调,广大江工学子要做到铸牢理想信念,锤炼
  • 2024年11月14日
    江西工程学院与华为公司: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本网讯 于永清 报道)11月13日,江西工程学院学校创始人、理事杨名权一行前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总部调研交流,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事宜举行座谈会。此次活动汇聚了多方领导,共同探讨合作发展新路径。出席会议的领导包括江西省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赖国根、江西工程学院创始人及理事杨名权、行政总监李肖丽、驻广东大湾区项目开发部部长杨勇、驻深圳流动党支部书记兼校友会会长邹如飞,江西工程学院优秀校友、企业家何毕慎和刘超胜,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赣西地区总经理毕红星、中国地区部开发者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王东、全球公共事业系统部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专家陈明、云江西教育行业总监陈乐平、赣西区域总监黄龙腾、华为授权培训中心幻云信息院校总监陈康等。会议由毕红星主持。座谈会上,赖国根介绍了江西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办学理念及历史沿革。他指出,建校41年来,江西工程学院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优秀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对社会贡献巨大。尤其是从学校走出的优秀校友,如孙清焕、李国平、蓝国贤等,他们在特区积累经验、资源和财富后,纷纷返回江西投资兴办企业,投身家乡建设,总投资金额近300亿元。这一成就标志着江西工程学院实现了从“老区
  • 2024年11月14日
    我校举办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之消防知识讲座
    为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使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好消防知识并具备自卫自救能力,11月13日晚,我校特邀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宣教站副站长戴瑞为我校全体学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消防知识专题讲座。全校学生通过直播的方式聆听了宣讲会。周瑞围绕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做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列举了近年来国内校园发生的火灾案例,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全面介绍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注意的消防安全细节,如何防火,如何使用防毒面具和灭火器,从火灾发生后如何报警,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如何从火场自救逃生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最后,告诫学生们,一旦发生火灾,生命至上,切不可贪恋财物。同时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消防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警觉意识,防患于未然,共同维护校园消防安全。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讲座,学生们意识到安全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消防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学生们纷纷表示任何事情都是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想,生命无法重来,安全不能等待。要不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配合学校不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违章电器,熟练掌握
  • 2024年11月13日
    着力建强一流辅导员队伍——我校召开2024年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11月12日,我校在行政楼七楼召开了2024年辅导员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出席会议,学生工作部、党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以及辅导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魏建克在讲话中强调了辅导员队伍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魏建克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投入到工作中。魏建克指出,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员”、校园安全稳定的“守卫者”、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提供保障等措施,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人员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工作压力大等。针对这些问题,魏建克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建议。他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要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为辅导员提供更
  • 2024年11月13日
    江西工程学院:坚持 “三聚焦”,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本网讯 于永清 报道)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征程中,江西工程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探索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的有效途径。自9月份以来,学校党委深入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论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班,将教育强国的理念深深融入学校发展的血脉之中。全体干部教师对标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来,以“心系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开新局”为主线,全力推进“三聚焦”举措,为师生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聚焦基础设施,温暖师生心田学校坚持以师生体验为工作导向,将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针对图书馆、“一站式” 学生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场地,积极推进生活设施维护工作,致力于打造更加安全、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在行政楼一楼,学校为考研学生购买了价值 4.2万的长桌及长凳,为他们提供了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让考研之路不再艰辛。同时,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引进3台自助打印机等服务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日常学习和工作,这一系列举措深受师生好评。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位师生的心,
  • 2024年11月12日
    黄喜忠莅临我校调研基层统战工作
    11月11日,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喜忠率调研组莅临我校调研基层统战工作。他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推动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发挥强大法宝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省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高鹰群,省民宗局副局长李新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凤,江西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学校创始人、理事杨名权,党委委员、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乐俊杰随同或陪同。在江西工程学院,黄喜忠认真听取学校统战和职教社组织建设工作情况介绍。他要求,要加强党对高校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精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引导更多党外知识分子投身科教强省事业。要持续加强职教社组织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黄喜忠还看望慰问了备战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江西代表团集训队员,勉励他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保持良好的参赛状态,力争取得佳绩、实现超越,充分展现我省各民族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据悉,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 2024年11月12日
    AI时代,算力先行!江工算力中心正式启用
    11月11日,江西工程学院算力中心揭牌仪式在天工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党委副书记、校长史焕平,学校创始人、理事杨名权,党委委员、副校长沈良,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陶小兵出席活动,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全体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江工算力中心的成立,是学校在科技与教育融合道路上的一次大胆探索,这里汇聚了强大的算力资源,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这个充满科技感的中心里,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交相辉映,仿佛一座智慧的宝库,等待着师生们去开启和探索,算力中心的落成,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学校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它代表着学校对未来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回应,致力于将先进的科技成果融入教学实际,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为培养AI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汇聚智慧算力,点燃AI火花,培养应用新材“算力中心让‘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教研’全环节的AI课堂分析融入教学实际应用,为学校带来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教学模式。”算力中心负责人的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算力中心为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在课前备课环节,教师可以借助AI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储
  • 2024年11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创新课程思政,探索校校协作育人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创新天工文化教育路径,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积极开展天工讲坛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名师进校园讲学交流,开创了校校协作育人的课程思政新模式。专家进校讲学,拓展学科视野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举办的《古词新韵 —— 当代古诗词歌曲的创编与演绎》专题讲座,特别邀请了南昌师范学院副教授白栋梁老师。白栋梁老师作为青年作曲家和钢琴艺术指导,以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讲座,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们的学科视野。讲座中,白栋梁老师分享了对古诗词歌曲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吟诵的多样性。古诗词吟诵受时空影响,呈现出 “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并无统一标准。这种多样性与历史传承为当代古诗词歌曲创作带来了丰富可能性,使每首作品在不同的吟唱方式中展现出独特的情感表达。其二,民族音乐中的板腔结构为歌曲展开搭建框架。他以板式结构中的板眼节奏为例,如 “一板三眼” 与西方 4/4 拍的区别,让古诗词歌曲在律动上展现出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旋律、歌词与重拍的特点相结合,
  • 2024年11月08日
    省政府领导莅临我校看望江西代表团集训队 孙洪山率队 张志凤陪同
    11月7日,副省长孙洪山莅临我校看望慰问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江西代表团集训队。省政府副秘书长杜章彪,省民宗局副局长李新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凤,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学校创始人、理事杨名权,党委委员、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乐俊杰随同或陪同。据悉,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盛大举办,我校承接了江西代表团的赛前集训工作。集训项目丰富,包括板鞋竞速、蹴球、高脚竞速、毽球、射弩、表演等6个项目,共有集训教练员、运动员79人。孙洪山一行来到我校天工校区射弩馆、蹴球馆、体育场等地,与教练员、运动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集训队的训练、生活情况,为大家加油鼓劲。孙洪山在讲话中对新余市委市政府和我校全力保障队伍集训工作给予肯定。他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民族团结、文化交流与展示的盛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江西代表团备赛参赛情况,希望大家发扬艰苦奋斗,舍我其谁的精神,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赣鄱儿女的风采,为江西增光添彩。孙洪山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此次赛事活动作为对外
  • 2024年11月07日
    【喜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代表队喜获全国农耕健身大赛铜奖
    2024年11月6日,第十届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在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圆满收官。这一由江西省体育局、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教育厅和宜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队伍参赛,成为一场劳动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体育盛宴。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江西工程学院国际飞鹰队脱颖而出,以总分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斩获铜奖。这一成绩背后,是选手们无数次的辛勤训练,是教练组的精心指导,更是学校对劳动教育和体育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据悉,本次大赛规模空前,竞争呈白热化态势。它是展示农民健身成果、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舞台,每一年都像是一块强力磁铁,吸引着无数优秀选手前来展现风采,今年更是热闹非凡。大赛精心设置了鱼塘抓鱼、车水抗旱、木碾犁田、同心锯木、春播秋收和荷塘采莲六个竞赛项目,宛如六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将传统农耕元素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弘扬,更是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其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学校此次派出了两支代表队——国际飞鹰队和国际键侠队参赛,两支队伍均由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组成
  • 2024年11月07日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凝聚力量,切实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11月7日,学校邀请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杨解生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在家校领导、全校副处级以上中层干部、师生代表等共350余人现场聆听。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主持报告会。杨解生教授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思考三个方面,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宣讲。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既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又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
  • 2024年11月07日
    史焕平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江西省“大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要求,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11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史焕平参加了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胡延庆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研室主任龚丽主持。史焕平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把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集体备课会是教师教学能力互促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契机。史焕平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融入思政课要从内容和教材的关系中考虑怎么在教学中融入。他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一是主线贯穿要清楚;二是衔接内容逻辑要严谨;三是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四是全会精神“软”融入课程中。教研室主任龚丽做了“从小岗‘粮’事变迁看改革再深化”的主题教学展示。小故事映射大时代。小岗村的改
  • 2024年11月07日
    面对面 共交流 话成长——史焕平深入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十个一” 系列联系活动
    11月6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史焕平前往经济管理学院进行“十个一”联系活动。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谭文武、教师党员朱伙军、高层次人才胡丽珍、困难学生梁文怡参加了此次活动。史焕平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对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的努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中心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史焕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加大专业优化力度。学院要突出专业特色,积极构建“课程+”模式,在聚集资源强交叉方面下功夫。二是要率先开展课程革命。学院要根据专业结构,促进院企、院政等多部门的联系合作,把课堂“搬”到企业,让课堂“活”起来,将课程改出新意,改出新形态。三是要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大志向,莫负好时光,释放创造力,拥抱大时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会上,教师党员朱伙军详细汇报了学院近期的工作重点以及在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层次人才胡丽珍汇报了团队的研究方向和代表性成果;困难学生梁文怡对在校生活安排、课
  • 2024年11月06日
    夯实就业之基,铸就发展之路——江西工程学院的就业“经”
    (本网讯 于永清 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也是经济发展之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江西工程学院以其卓越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道路,为“好就业”“就好业”这一目标大做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力量。以战略为先导,构建就业模式从办学早期,江西工程学院便展现出高瞻远瞩的眼光。提出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就业工作“三部曲”战略,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这种战略契合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在积累一定经验后有更好的选择,最终为有能力有抱负的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方向指引。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推荐就业、全员服务就业、全天候安置就业“四全”就业模式,更是全方位覆盖了学生就业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时的职业规划指导到毕业时的岗位安置,从校内的推荐服务到校外的持续跟进,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学校对学生就业的重视。这种模式下实现的四个“率先”,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就业工作方面的创新精神,更是为我国教育与就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率先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17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3/156 跳转到 

江工要闻

  • 2025.09.02
    这所大学,以科技、人文迎接新生
  • 2025.08.28
    新突破!江西工程学院首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5.07.26
    江西工程学院:依托强大算力,AI助教助学平台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 2025.07.23
    传承红旗渠精神 奋楫笃行担使命——江西工程学院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纪实
  • 2025.07.11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密集看望暑期培训学员以AI赋能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2025.07.07
    魏建克调研“三下乡”实践活动 引领青年在红色沃土中锤炼担当
  • 2025.07.06
    江西工程学院:校长探望“三下乡” 学子 共绘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 2025.07.04
    江西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外部链接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教育部
党委机关
  • 党委办公室(0790-6350097)
  • 党委组织部(0790-6348084)
  • 党委宣传部(0790-6355322)
  • 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处)
  • 督导专员办公室、纪委办、监察处(0790-6337668)
  • 理事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0790-6355321)
教学单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 智慧产业学院
  • 抱石艺术学院
  • 语言与传播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验实训中心
教辅单位
  • 图书馆
  • 天工文化与红色文化研究院
  • 医务所
  • 继续教育学院(0790-6350295)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江西省新余市天工南大道1688号 0790-6341022
留学生成绩查询 学历认证 校园邮箱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备案信息:©2025 Copyright © Jiangx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江西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500509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50202000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