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厅】江西工程学院:“一课多师”创新思政课堂 中外学子共赴文化盛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2-24浏览次数:32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2月19日,江西工程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一课多师”实践教学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的老师们为20余名中外学生带来了一场融合历史文化与知识的思政盛宴。

此次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场馆资源,将思政课堂从传统教室搬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学校王为兴老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们穿梭于中国近现代的辉煌历史中,拉开了这场思政教学活动的序幕。随后,于永清、肖鹏、俞少华、谢广深等4位思政课教师依次接力。他们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脉络,巧妙地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知识点与江西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相结合,同时融入了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于永清老师在讲述中,将中国改革开放史与江西工程学院的办学历程相融合,特别强调了江西作为革命老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到江西是一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有着“四大摇篮”的美誉,即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这些红色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鼓励学生牢记“勤朴敏信”校训,弘扬“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学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为“美丽新余”建设和江西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肖鹏老师则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明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他通过讲述江西的红色历史,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出发地等,激励学生担当作为,传承学校天工文化与校友返赣创就业精神,为现代化江西建设发光发热。

俞少华老师采用英文授课,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及改革开放的选择。他特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的革命斗争历程,让中外学生深刻领会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理想信念,也让外国留学生对美好中国和江西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心生热爱。

谢广深老师把学校发展历程融入改革创新精神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信念与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结合江西的红色文化,强调了革命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课堂中,老师们精心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深入交流。这种开放式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众多学生表示,这样的思政课生动有趣且内涵深刻,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学校创新创业历史文化的了解,还让他们对课程知识点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为未来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参与此次“一课多师”教学活动的老师们也收获颇丰。通过与中外大学生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借助详实案例,传递了“江工播大爱、教师有归属、学生争自强”的人文精神;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江西工程学院故事;开展中国传统乐器教学实践,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老师们还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杨皓燃感慨道:“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不仅让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领略到各地特色文化的魅力。”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尼日利亚留学生天乐说:“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江西的红色故事,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期待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活动!”来自南苏丹的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伊丽莎白说:“与中外学生交流,了解多元文化,让我感受到团结和对彼此差异的欣赏。听到大家的故事很受鼓舞,这让我更深刻认识到文化的丰富性。”

此次“一课多师”的创新思政教学实践,为江西工程学院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探索出了新路径。(于永清)

阅览链接:http://jyt.jiangxi.gov.cn/art/2025/2/21/art_81663_512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