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彰显核心竞争力的十大办学亮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1-02浏览次数:10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江西工程学院建校41周年。一年来,江西工程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要求,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赛事文化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交出了一份师生满意、社会瞩目的“江工答卷”。2025年,我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努力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学校党建工作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学校不断深化“党建+”理念,“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征兵”“党建+就业”等工作亮点纷呈。

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干部进一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扎实开展党建“双创”工作,评选校内标杆院系4个、样板党支部4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名教师被国家民委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激发群团工作活力。17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抱石微光进颐养之家项目获第四届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三等奖各一项,一个精品项目获2024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学校获批江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立项3项。学校获评全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A级高校。1名教师获江西省第二届“情系国防”好民兵称号。

二、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社会效应突出,成为同类高校中唯一“双百强大学”

CNUR得出的2022ABC中国民办大学百强榜单显示,学校以综合实力量化得分85.5分,排名第81位。

2025ABC中国大学排名,共有1210所本科院校登上榜单,覆盖公办、民办、独立学院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等多种类型,在此次排名中,学校表现亮眼,位居全国民办院校第92名,在江西省内更是排名第4名,充分彰显了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巨大潜力。

三、学校贡献新余,服务江西,成绩斐然

学校持续密切校地合作,积极服务新余投资江西。据不完全统计,学校优秀校友返赣投资达300余亿元,其中投资新余近15亿元,留余600余人,投资江西其他地方280余亿,为助力江西高质量贡献了力量

四、学校科研竞争力等办学实力稳步提升,成效显著

在神针评价(SZPJ)公布的《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2023年)》中,学校在385所普通民办院校中排名较前几年持续上升,位列第13位。2024年民办大学科研竞争力150强排名揭晓(神针评价)。学校位列第116位。近期,基于实力评价的2024年民办大学科研竞争力150强排名揭晓,学校竞争力以量化得分36.28分上榜,位列第116位。

2024425日,2023年度全省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等职业学校(公办 专科)综合考核总结暨通报表扬大会在省会议中心召开。学校在综合考核中排名位于前6名,受到省教育厅充分认可。

五、传承赛事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2024年学校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2项、铜奖1项,十次参加该赛累计获得全国铜奖8项,江西省金奖6项、银奖7项、铜奖20项,荣获江西省“先进集体奖”1项、“优秀组织奖”3项,如此成绩,同类高校独此一家。学校参加首届江西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高教组总决赛,获得111铜,获奖数量和质量在江西省内同类高校中均名列前茅。全年组织学生参加了30余项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总计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9项,江西省一等奖45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53项,获奖总人次300余人次。

(一)学校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在同类院校独占鳌头。2015年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大赛,全省金奖10个,学校获1个;全省银奖20个,学校获2个;全省铜奖30个,学校获3个(学校获得全省奖项的十分之一)。据统计,学校连续九次参加中国大学第一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全国铜奖6项,江西省金奖4项、银奖7项、铜奖19项,江西省“先进集体奖”1项、“优秀组织奖”3项。

(二)学校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与省内一本大学并驾齐驱,同台领奖。20246月公布了202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学校学生在2023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斩获“国际一等奖”。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项20余项,实现了已参赛的所有顶级数学建模赛事“一等奖”的大满贯,学校连续8年获得国家级奖项,是唯一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的省内同类高校。

(三)学校参加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大赛牢牢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赛中,全省共有30多所本科高校参加,学校共派出27名选手参赛,在激烈的竞争中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的佳绩,这也是学校连续17年获得此项殊荣。据悉,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大赛基于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基础和学科前沿的竞赛原则,围绕电子信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物联网技术等产业进行命题,充分培养并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

六、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学团队”三个“一流”建设成效显著,再创辉煌

202412月,江西省教育厅对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拟立项项目进行了公示,学校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巢喜剑团队申报的《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四线二融三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景景团队申报的《思政引航·竞赛驱动·实践赋能:智能控制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两个项目最终成功入选,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自升本以来,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项上升至4项。据悉,本次申报项目在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会议研究,拟立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本科教育类)206项。

学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艾深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各专业类一流专业排名,学校区块链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评为A+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含校企合作一流课程)共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线上优质课程5,省级“一线课堂”优秀微课1门。电子信息应用创新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应用团队、抱石文化特色专业三个团队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

学校聚焦江西省“1269”和新余市“6313”重点产业,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立了6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学院、ICT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等4个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智慧产业学院、仙女湖艺术文旅产业学院等2个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功入选第二批江西省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全省仅3所民办本科院校入选。24个项目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

七、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共建8个现代产业学院,开启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新需求,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目前,学校共建有8个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ICT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智慧产业学院和仙女湖艺术文旅产业学院、北斗产业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等8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已获批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全省仅3所民办高校入选),最大限度挖掘专业积累、深耕校企合作优势,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助推学生高质量就业。

八、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4年,学校共举办大型招聘会3场、各类专场招聘会80余场。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共走访企业342家,为毕业生拓宽就业岗位3703个、拓宽实习岗位864个。第一个率先在新余市高校中建立了“5+2”就业之家。2024届毕业生3613人,截止2024831日,已就业3072人,全校就业率为85.03%,本科就业率为83.06%,专科就业率为89.29%。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专科毕业去向落实 率三项数据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年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1.江西工程学院近3年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省均。

2.首届江西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摘金揽银抱铜。

3.积极开展就业思政建设近3年,在省级(含)以上期刊发表就业论文6篇,省级课题立项1项。

九、哈佛大学因培养七位美国总统而闻名世界,江西工程学院因造就八大产业巨头而享誉中国

建校41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勤朴敏信”的校训,弘扬“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精神,为国家培养出20余万名应用型人才,造就了几十位亿万富翁及一大批拥有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家,产生了孙清焕、李国平、蓝国贤、刘超胜、曹国平、刘东华、易海平、何毕慎8位产业巨头。其中毕业生李国平是同类高校唯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校友,孙清焕、李国平荣登2012江西创富榜,孙清焕从2015年起每年荣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榜,2017年成为江西首富,万亚勇获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一)LED三大产业巨头

孙清焕,1992年电子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由学校人才中心推荐到广东深圳台资企业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1996年自己创业。

现任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年产值逾30亿元,灯饰行业,其规模亚洲最大,北京奥运会的五环标志,鸟巢照明均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

李国平,1992年电子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由学校人才中心推荐到广东深圳台资企业工作。1996年自己创业,挣到人生第一桶金。现任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年产值5亿多元。

蓝国贤,1992年电子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由学校人才中心推荐到广东深圳台资企业工作。现任广东中山市品磊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是专业从事LED发光器材生产销售的企业,致力于数码管、接收头、发射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的生产研发,品质均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年产值3亿多元。

(二)传感器等“芯”片产业巨头

刘超胜,男,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人,2001年毕业于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其创办的公司为深圳市玖方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研发、解决方案开发、销售以及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公司,目前设立深圳总部,无锡研发中心,与合肥工业大学、江西工程学院等大学建立校企合作。2022年,其公司销售额突破1亿元,并计划扩大传感器和MCU规模;2023年,刘超胜校友所创办的公司已完成了多项技术沉淀,公司被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其公司拟定的目标为年营业额增长150%,年销售额将达1.75亿元。

(三)智能“芯”片产业巨头

曹国平就读于江西工程学院2001级大专电子工程与管理专业,其创办的也扬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创立,一直以来,曹国平坚持以自主研发为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的SOC设计知识以及丰富的研发经验,在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芯片方面,曹国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各类知识产权300余项,构成了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为公司快速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供了坚实基础。杰理科技有限公司以前瞻的市场眼光、持续的技术创新研发、专业极速的服务精神,用“芯”美好世界。

(四)IT产业巨头

刘东华,1999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后继续攻读上海海运学院并获硕士学位。创办上海必特软件公司,任总经理。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及信息服务的高科技产业公司,现有个人资产3600万元。作为IT软件专家,其出色的科技研发能力,倍受前任国务院主要领导人赞誉,称其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

(五)智能锁“芯”产业巨头

易海平,江西宜春人,出生于1978年,1997年毕业于江西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2010年浙江大学EMBA;获国家高级工程师;2003年创立青松科技,2006创立指芯终端,2014创立指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300余项核心算法芯片专利及知识产权研发,参与违禁药品指纹管理系统研发、指纹枪械系统研发,与公安部、电信终端、泰尔实验室起草NB-Iot物联锁标准,与中国移动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3专项。

(六)触摸屏产业巨头

何毕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章湖镇人,系江西工程学院2007届应用电子专业学生。旭帆达科技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化过流、过压半导体器件的供应商。该公司不断地汲取市场理念与新的创意,为客户致力开拓消费类电子和工业应用电子市场。如:汽车电子、平板电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安防、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医疗用品及工业电路等。发展至今,该公司以做出最好的半导体元器件为目标,立足于中国市场,服务全世界客户。

十、学校以卓越的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出了20余万优秀学子,其中有7位杰出校友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给予了全校师生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学校坚持个性化素质教育,强调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特点,张扬个性优势,强化个性素质,为社会培养了二十余万余名应用技术型人才,造就了数十位亿万富翁和一大批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毕业生中,有“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欧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国平、中国算法芯片行业十大领军人物易海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多次上榜人物(2017年江西首富、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孙清焕、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李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程广京等杰出校友。七位毕业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部署要求,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谢旻旻

一审:谢旻旻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