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清明将至。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五育”并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月2日,江西工程学院团委开展了“巧手做青团,民俗共传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1000余名同学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备好了糯米粉、艾草汁、豆沙馅、肉松咸蛋黄等丰富食材。活动在主持人开启的清明文化常识普及环节中拉开帷幕,美食协会随后进行了现场教学,详细讲解制作青团的材料与过程,同学们由此开启了自己的青团制作之旅。
青团制作过程并不复杂。首先,将艾草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煮一分钟,再切碎打成青汁或手动挤出汤汁。接着,把糯米粉和少量黏米粉倒入容器,加入热水和青汁,可按个人口味添加白糖,随后和面揉成面团;同时将晾凉的豆沙馅揉成豆沙团备用。然后,从面团中取小块揉圆压饼,包入豆沙团并封口,如此完成所有青团的包制。最后,在蒸屉铺上油纸或粽叶,摆好包好的豆沙青团,外表刷层香油防干裂,放入锅中大火蒸10—20分钟,美味的青团便制作完成。
活动还设置了有趣的互动环节——清明知识问答竞赛。主持人抛出涵盖清明历史渊源、习俗、诗词等多方面的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氛围紧张热烈。答对的同学兴奋地领取小礼物,在这场知识较量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乐趣,还加深了对清明文化的了解。
经过两个小时的制作体验,同学们都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刚做好的青团色泽莹润,圆滚滚、油亮亮的,宛如无暇碧玉,青绿的外表与生机勃勃的春天相互映衬,成为活动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次活动以包青团为契机,通过分享、问答、普及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全方位感受到了清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欢声笑语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校园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校团委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更多文化活动,带领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继续探索前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一审:何 凯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