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5日,学校组织65名师生赴井冈山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井冈行”实践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实践”“沉浸+互动”的创新研学模式,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井冈山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为新时代新征程注入青春力量。
追忆红色岁月 在历史场景中感悟精神伟力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与逼真的复原场景,将学员们带入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周褀在心得中写道:“红军战士用鲜血捍卫信仰的壮举,让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实践团通过“场景还原+文物解读”的教学方式,让历史“活”起来,推动学员从“旁观者”转变为“思考者”,激发使命担当。
祭奠革命英烈 以仪式教育砥砺初心使命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学员们沿109级台阶(象征1949年建国与1987年陵园落成)拾级而上,通过敬献花圈、重温入团誓词等仪式,体悟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崇高精神。语言与传播学院孔雨菲分享:“烈士们二十余岁便献出生命,我们更应珍惜时代机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体验革命艰辛 以劳动实践厚植革命精神情怀
“编草鞋”体验教学中,学员们从挽圈到压实,亲身体验革命先辈“草鞋走天下”的艰苦奋斗精神。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彭盛涛感叹:“草鞋虽简,却承载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密码。”这种“动手+动脑”的研学设计,让抽象精神具象化,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推进成果转化 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奋斗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倪雯、袁浩结合专业特色,提出“红色文化传播计划”与“学业报国行动”。土木工程学院黄钰斌表示:“井冈山精神将指引我攻克专业难题,投身国家建设。”活动通过“心得分享+行动倡议”,推动研学成果向实践转化。
此次研学以“理论—体验—反思—践行”四维模式,打破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灌输,实现“走心走新”。校团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优化“红色研学+”体系,将井冈山精神与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结合,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审:郑 琳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