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踏寻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

发布者:sudy4发布时间:2025-05-01浏览次数:10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1930年,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在我们沙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在沙陂停留期间,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气象欣欣向荣……”4月26日,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的“红芯逐梦班”,奔赴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沙陂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走读之旅。同学们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心灵感悟红色精神,让思政教育在鲜活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image.png

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沙陂村,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历经岁月沧桑,沙皮村的红色遗迹依然保存完好,廖氏祠堂、彭德怀旧居等旧址,宛如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课堂。

image.png

活动当日,“红芯逐梦班”的同学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沙陂村。红军广场上,鲜艳的党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瞬间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的热血豪情。走进廖氏祠堂,一幅幅描绘长征路线与战斗场景的壁画,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旧军号、煤油灯、粗布衣等文物,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在彭德怀旧居,简陋的木床、斑驳的书桌,生动还原了彭德怀同志在此工作生活的场景,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

除了探访红色遗址,同学们还深入沙陂村的各个角落,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在颐养之家,与90岁以上老人亲切交谈,了解当地“长寿村”传统耕读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的融合;在红军码头——前线指挥部,学习袁河生态治理的卓越成果;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家乐、土特产电商等业态进行调研,见证乡村振兴战略下沙陂村焕发出的崭新活力。

“一些革命先烈的故事在课本上学过,但现场目睹了烈士留下的遗物、写在临别之际的家书后,我感觉有种精神力量被种在了心里。”2023级教育学院本科1班蓝晞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走读不只是走走看看,要把感动我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愿听爱听。”2023级教育学院本科1班赖秋怡的感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与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红色走读”,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未来将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image.png

此次“红芯逐梦班”沙陂村走读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它打破了课堂的界限,将“云上游”与“线下走”相结合,契合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让同学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对党史的理解。新征程新未来,江西工程学院“红芯逐梦班”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阅览链接:http://jxjy.edu.china.com.cn/2025-04/30/content_43100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