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推介-江西工程学院教育学院】之三:教育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1-29浏览次数:1

1.人才培养定位特色鲜明

教育学院定位明确,目标清晰。学院传承学校天工文化育人精神、践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专业理论素养,具备全方位的实践应用能力,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从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突出专业特色

教育学院是江西工程学院下设的特色二级学院,学院于2020年9月成立,开设专业有学前教育(本科)、小学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科)。2021年,学院招收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科、小学教育本科学生,并努力将小学教育办成学院优势专业。目前,学院现有学生1590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为857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为733人。

3.师资力量较为雄厚,领导组织机构完善

学院现有师资6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管理岗位中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0人,占比83.3%,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学院设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研室、艺术教育教研室,确立了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目标,完善专业建设体系,确立“实基础、适口径、强素能、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构建一专多能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情怀深厚、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打造特色”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办学特色,汇聚优质师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专多能、知行合一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资。

4.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调课程思政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思想根基,学院定期召开党员会议,组织党员代表教师进班宣讲。

在课程思政方面,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通过开展入学教育“思政第一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服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想信念。同时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了“理论教学、校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上课进行理论学习,课外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赣西博物馆了解历史、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专业建设规划

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研究制定了2018级、2019级、2021级以及2019级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基于三个维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两种性质(必修、选修)、两种类别(公共课、专业课)、多种形式(理论课、实践课、创新创业课、科技创新与课外活动)课程体系。其中,集中实践教学31学分,专业教育实践18周。

以职业与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多样化、实操化的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深入实施“卓越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导师制”、“学导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努力营造基于真实职业环境、真实案例和项目引领的教学环境。

6.注重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

在申报、建设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基础上,目前学院重点学科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学前教育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两个学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已积累了三年的办学经验,其专业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已作为江西工程学院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建设,同时也在积极申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及信息化教学竞赛,以赛促建,不断提升教师个人及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如2020年10月、2021年4月举行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说课”比赛活动。

7.坚持实践导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配有教育实训中心副主任1名、实验指导教师11名,实验管理人员队伍齐备。各类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整个实验比例80%,实验教学效果好。目前已建实训室有电子钢琴房、舞蹈房、学前儿童心理与行为实训室、钢琴实训室、美术环创实训室、科学创客实训室、录播室、师范生“三笔字”技能实训室等,可满足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求,便于学生上岗前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


8.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有13个,与新余市市级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北幼儿园、逸夫小学等,建立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严格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并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制定了详实的实习计划,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骨干组成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以“调查观摩、课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创新活动”为内容,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9.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参与度高

学院积极开展学院文化活动,将德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搭建了学生课外实践及文体活动平台,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以入学教育、考勤管理、考风考纪建设、宿舍管理为重点,“优良学风班级”“优秀学生事迹”等评比为抓手,强化学生考证意识,以考证促进学风建设的形成。

体育方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2020年秋季运动会我院2020级学生有4人拿到校级名次。2021年秋季运动会我院学生有11人在比赛中获得十四项校级名次。此外,学院学生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篮球赛,羽毛球赛,荧光夜跑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美育方面,我院注重教育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和繁荣发展,举办了意匠之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成果展。

10.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院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主任或辅导员,建立了一只专兼职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学院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奖、勤、助、贷、缓、减、免、帮”八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经统计我院共有780人次办理助学贷款共625万元,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