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由教育部日新卓越辅导员工作室、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年“数字思政”创新发展论坛在赣州圆满举行。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曾育仁凭借论文《VR思政技术赋能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反思——以江西工程学院实践为例》,从全国21个省94所高校的103篇投稿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数字思政领域的创新探索成果,更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江工经验。
聚焦技术革新,重塑思政教育新生态。曾育仁老师的获奖论文以江西工程学院思政VR实践中心为实践依托,深入剖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深刻影响。论文指出,VR 技术凭借沉浸式场景模拟与交互式教学设计两大核心优势,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桎梏,实现了思政教育从 “单向灌输” 到 “双向互动” 的关键转型。在 “江西工程学院思政VR实践中心” 的建设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得到重新定位与塑造,这一成功案例为全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有力推动了思政教育新范式的构建。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特色数字思政品牌。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全力打造 “江西工程学院思政VR实践中心” 这一特色品牌。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于永清表示,学校将以思政VR实践中心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石,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未来,学校计划通过 “行走的思政课” 等创新形式,将思政教育从传统课堂延伸至广阔社会,推动思政教育从内容创新向形态创新迈进,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以荣誉为动力,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强调,此次获奖是学界对江西工程学院数字思政实践的高度认可,更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技术+ 思政”育人新模式,不断挖掘数字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潜力,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与力量。
一审:何 凯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