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江西工程学院“语润乡土,普声同行”实践队成功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名单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7-04 浏览次数: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共吸引全国1680所高校的8013支团队8万余名师生踊跃参与。经专家严格评审,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语润乡土,普声同行”实践队凭借创新实践模式与扎实育人成效,从全国万余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实践团队。


 深耕乡土文化,创新“推普+”实践模式
    “
语润乡土,普声同行”实践队以“青春‘余’你,推普筑梦”为主题,立足江西新余乡村实际,创新构建“推普+”四维融合实践体系:一是“推普+非遗传承”,深入昌坊村、沙头村,将普通话教学与夏布绣、剪纸等非遗体验深度融合,通过方言对照、传承人访谈实现语言与文化双传承;二是“推普+红色教育”,在罗坊村开展红色故事诵读会,以标准普通话再现革命历史,录制方言转普通话红色故事短视频赓续红色基因;三是“推普+书香阅读”,于龙泉湾社区举办“童声朗朗”诗词挑战赛,以经典诵读、故事分享激发儿童普通话学习兴趣,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四是“推普+民族融合”,在鹄山村组织彝汉共融灯笼制作活动,以普通话为纽带共唱《相亲相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队通过多元融合、精准施策,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文化新动能,彰显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队精准锁定中小学生、留守老人及儿童等关键群体,分层设计教学方案:为学龄儿童开设“趣味拼音课堂”,为老年群体定制“日常沟通用语强化”课程。通过入户访谈、一对一帮扶、方言对照教学等柔性方式,消除语言障碍,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认同与表达自信。  
    此次入选是对我校志愿服务育人成果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化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曾组织师生赴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南昌旧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本次实践队通过“推普+”模式,预计覆盖乡村居民500余人,推动普通话达标率显著提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乡村语言振兴经验。 

    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实践注入青春力量。  

一审:胡金梅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