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8-20 浏览次数:10


2025年盛夏,江西工程学院组建了35支团队近1000名青年师生研修队,奔赴赣州、萍乡、新余、上饶、九江等地,开展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师生以实际行动感悟红色精神,助力基层发展,践行青春使命。

深学细悟,筑牢理论之基

理论筑基。暑期,实践团队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心得分享等方式,系统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夯实实践根基;7月中旬,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30名青年教师,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开展实践教学,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的嘱托,聚焦老区发展要求,在瑞金等地追溯红色足迹、感悟苏区精神,为实践指引方向。

实践赋能。87日,江西工程学院“硒望客家振兴”实践队(由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林稳带领)赴吉安市枧头镇龙口村开展“三下乡”服务,调研AI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现状,结合新时代理论与村委工作探讨政策技术落地,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精神,为后续宣讲与课题研究积淀力量,以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传播思想,凝聚共识力量

讲是传递思想、共鸣情感的桥梁。实践队员将所学化为生动宣讲,深入基层。712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志愿者前往新余市渝水区桂花社区,开展“消防小课堂,平安伴成长”活动。现场,志愿者以问答引导小朋友思考油锅起火、火灾逃生弯腰等消防要点,播放科普视频,并模拟烟雾场景教学毛巾捂口鼻低姿撤离技能。趣味互动中,消防知识深植孩子心间,志愿者借此为儿童安全成长撑起“保护伞”。

75日至7日,江西工程学院“兴火相传”实践团赴“将军县”赣州兴国开展“三下乡”活动,以行动彰显青年担当、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中,志愿者赴长岗村慰问老人,聆听其讲述兴国苏区“扩红运动”、长征英烈等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与基层生活,并关切老人起居;随后,志愿者分享实践感悟,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行动,还联合村干部巡河,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向村民及儿童普及防溺水“六不准”、自救施救等知识,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深入调研,破解发展难题

江西工程学院“推普兴乡・青春行动”实践队深入新余分宜县洞村乡,探索乡村振兴之策。洞村乡自然与民俗资源优渥,但面临老龄化、留守儿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不足等困境。实践队以推广普通话切入,研究人的现代化对“三农”现代化的价值,探索洞村山泉品牌建设、乡村旅游前景、银发市场潜力,及借“党建+”解留守儿童难题等。其采用问卷、实地考察等多元方法,期望输出系统方案,为洞村及类似乡村的发展提供借鉴。

8月中旬,学校为聚焦教育改革痛点、深化产教融合、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难题,组织近200名青年教师深入新余市数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专项调研。期间,青年教师团队走进AI与数字经济企业,以“实地观摩+专题座谈+问题研讨”模式,调研企业管理、AI布局、大模型应用等,还围绕技术教学落地、课程与岗位匹配等问题交流,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同时,青年教师聚焦行业文化与技术转化,走进当地知名企业了解案例,就技术标准转化教学素材、校企育人机制等访谈,收集50余组教学素材。此次调研是学校以问题导向推进教育改革的实践,助力教师把握产业趋势与人才需求,为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提供数据支撑,彰显学校引优质资源育时代人才的决心。

知行合一,书写江西新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队员秉持“解放思想、积极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理念,落实行动。712日,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青火”实践队至金赣西路社区关爱儿童。队员为孩子耐心讲题,还引导其用彩纸、黏土等做手工艺品。小朋友创意迭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活动既给儿童送知识欢乐,也让队员深知关爱儿童责任重大。

75日至7日,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青春筑梦”实践队在张新宇、罗荣老师带领下,赴新余分宜县双林镇夏布文化村开展沉浸式实践,深耕夏布非遗传承。队员以“织布体验”为核心,亲手操作古老腰机,学习踏板节奏、木梭穿梭等技艺,在实操中悟透技艺内核,借指尖触麻与古人共鸣,明晰非遗传承需“践行”“触碰”;后续还通过短视频记录技艺、融入现代审美设计,推动夏布对接当下需求、走进“生活圈”,以青年实践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暑期期间,江西工程学院青年师生奔赴赣鄱大地深化实践,将服务领域拓展至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科技兴农助力、国情社情调研等方面。同时,多支实践团队还奔赴全国各地,围绕乡村振兴帮扶、文化传承保护、产教融合赋能等专题开展特色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推动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高质量开展注入强大动力。

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江西工程学院的青年师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努力成长为江西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依托志愿服务主动贴近群众,用青春汗水诠释青年担当,让党的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百姓;在行走赣鄱的征程中感恩奋进,始终以“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扎根实践、服务社会,努力让青春在助力国家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奋斗中绽放夺目光彩。


一审:桂盈盈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