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校地协同联动,进一步筑牢校园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和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形成“校地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9月9日,我校在行政楼七楼会议室召开“校地意识形态工作领域联动机制暨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会议。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主持。
会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全面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职责,加强校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网络舆情信息的及时通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要及时做好交流探讨,创建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品牌;要打牢校地共建宣传工作基础,共建信息交流平台;要加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共筑校园安全防线;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实现学校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开创校地联动工作新局面。
会上,魏建克代表学校向市、区各级部门长期以来对我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推动校地联动机制落地见效,凝聚工作合力,共同为校园安全稳定和新余市平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魏建克在会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联”破题,整合资源、互通共享,构建全方位无死角安全防护网络,夯实共建基础;二是以“动”发力,主动响应、压实责任,健全沟通与应急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协同治理格局;三是以“效”落脚,将联络“电话线”变为“连心线”、联动“计划表”转为“成绩单”,让师生切实感受安全,打造校地协同护校示范,为平安新余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冯赟汇报了我校意识形态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他指出,2025年以来,学校深入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从严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思政培育、红色传承、学生素养塑造等方面开拓进取,意识形态工作收获突出成效。学校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扎实工作举措,持续筑牢意识形态工作根基,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江工”智慧与力量。
座谈会上,各部门代表结合职能为学校工作提建议:市委网信办领导梁颖围绕网络舆情、安全、信息报送及宣传支招;市委统战部领导杨岚建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工作、防范民族领域风险;市教体局领导郭田田强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建议把握大势、聚焦重点、融入实践,强化课堂等阵地及三支队伍建设;市委宣传部领导陈永华肯定学校成效,建议强化政治引领与责任落实、阵地管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队伍建设;市公安局政保支队领导邹小海结合案例强调校园安全,提主体责任落实建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领导胡赟从政治安全角度建议推进高校“五好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管理科领导刘华围绕食品安全强调责任落实、源头把控等,肯定学校工作;天工路派出所领导吴志诚介绍校地联动模式,从巡逻、应急、宣教推进平安校园并提措施;河下派出所领导陈熙鹏提七项警务清单督促校园安全责任落实,通报学校警情。
此次会议的召开,加强了校地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为江西工程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域联动机制的完善及平安、文明校园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表示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把领导的指导意见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沈良,党委委员、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乐俊杰,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陶小兵,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邹建民出席会议。新余市委网信办、市委统战部、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以及渝水区、仙女湖区辖区派出所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学校党群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一审:何 凯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