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与实践能力,我校于今年暑期组织学生赴美参加暑期工作与旅行项目(SWT)。三名同学——晏海晨、袁志涛、周毅,分别在美国不同州域开展了为期三个月左右的实习工作。他们在异国职场中直面挑战、积极成长,收获了宝贵的国际经验与人生感悟。
初入职场:从文化碰撞到主动融入
作为大二学生,晏海晨同学在实习初期经历了强烈的文化冲击。从“提前半小时到岗却空无一人”,到因语言紧张而忘词的自我介绍,再到不熟悉西餐礼仪与公共设施,他在“笨拙”中开启了职场第一步。然而,在mentor的耐心指导和同事的友善帮助下,他逐渐掌握了效率工具,敢于在会上提问,甚至向美国同事介绍中国美食与文化,实现了从忐忑到从容的转变。
袁志涛同学则凭借“初中英语基础”勇闯美国。从面试时的“全程懵”到签证环节被连续追问12个问题,他依靠充分准备与积极沟通顺利过关。在位于高纬度孤岛的工作环境中,他克服了网络不便与作息差异,并在同事的鼓励与帮助下,突破语言障碍,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务工,实现了经济与能力的双重收获。
成长蜕变:语言突破与跨文化理解
商务英语专业的周毅同学已是第二次参与SWT项目。今年他在奥兰多水上乐园担任公共区域服务员,每天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交流。他感慨:“英语不是课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交流工具。”在与游客的频繁互动中,他的口语表达愈发熟练,心态也从“害怕说错”转变为“乐于沟通”,真正实现了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跨越。
同学们不仅在语言上取得进步,更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学会理解与尊重。袁志涛与来自全球的同事共事,了解到丰富的文化差异;晏海晨通过午餐便当引发对中国美食的讨论,成为文化交流的契机;周毅则在服务中感受到“没有人真的在意我的口音,他们更在意我是否真心想帮忙”。
丰富体验:在工作与旅行中拓宽视野
实习期间,同学们利用工作之余深入体验美国社会与自然风光。周毅用自己赚取的收入前往波士顿、迈阿密、洛杉矶等地旅行,感受不同城市的风貌;袁志涛与同伴在芝加哥、纽约等地打卡探索,甚至登上特朗普大厦观景台,体验当地人文风情;晏海晨则在与同事的日常互动中,建立起跨越国界的友谊。此外,同学们还积极参与当地文化活动,如划船比赛、夏日圣诞节、国庆烧烤、湖边跳水等,进一步融入当地生活,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项目收获:不仅是实习,更是人生的成长
回顾这段跨越太平洋的旅程,同学们普遍认为,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实习证明或经济收入,更是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与心智的成熟。
晏海晨在实习心得中写道:“这趟旅程最宝贵的,是一个职场菜鸟跌跌撞撞却始终向前的勇气。”袁志涛用“Just do it, everything is possible”鼓励更多同学勇敢尝试。周毅则将这段经历视为“毕业前最特别的一份礼物”,让他“明白自己还能走得更远”。
我校始终秉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拓展海外实习与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走向世界的平台。本期赴美暑期实习项目不仅帮助同学们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英语沟通水平与跨文化适应力,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开阔视野与文化自信。今后,学校将继续推动更多高质量海外项目,助力更多学子在国际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