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刘艳华,男,198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职称,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会员,江西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贯标评价专家库成员,江西省省级E类高层次人才。历任我校光伏工程学院教务科长、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现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带头人、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江西省“格子达杯”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专家。为学院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良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获批江西省本科教学团队、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UG机械产品设计课程获批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江西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立德树人,不忘初心
刘艳华老师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坚守本科教学第一线,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因材施教,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在校级教学类比赛活动中获奖,曾获校第三届“江工最美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五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学校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中多次评为优秀。
聚焦课堂,提升质量
在教学工作中,刘艳华老师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有了很强的驾驭能力。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自2020年以来先后荣获江西工程学院2020-2021年度中青年骨干教师、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个(梁的合理设计、金属材料的性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评比三等奖、江西工程学院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工科组“磨课讲课比赛活动”总决赛三等奖、江西工程学院“四新”、基础课副高及以上组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落实专业建设任务
坚持“以本为本”,积极推动四个转变,抓好质量工程建设。首先对标一流专业建设目标,梳理本科专业的建设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作为骨干核心成员,刘艳华老师带领学院部分青年教师积极学习其他高校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经验和做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课程负责人从课程团队、课程教材、教学资源、说课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对标工程教育认证的质量标准,逐步完善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毕业要求、师资队伍等。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下,2020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02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UG(机械产品设计)被认定为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5年UG(机械产品设计)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近几年来,作为专业带头人,刘艳华老师积极推动了学院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的大力发展,为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的带领下,邀请各方面专家多次组织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会上认真听取各专家和相关任课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会后,根据会议精神,本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等均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也更明确。2021年7月参加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在整理材料工作中,认真研读评价指标,深入了解专业各项数据并分析,指导并合理安排小组教师认真收集资料,撰写总结。最终经过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老师的努力,取得江西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教学相长,加强自身专业素质
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刘艳华老师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参加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高校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选题、申报暨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OBE人培方案设计至教学落地实施五维系统打磨实务专题培训、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选题设计策略剖析实施指导专题培训、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并顺利结业,提升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觉悟以及教学科研业务水平。
一直以来,刘艳华老师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他在《材料热处理学报》、《热加工工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论文4篇,CSCD期刊论文1篇;参编出版教材6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一流课程“UG机械产品设计”的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江西省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榜样是照亮前路的光,更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这份“向上的力量” 走进每个人心里 —— 愿我们以刘艳华教师为镜,照见自身不足;以模范为尺,校准前行方向;更以模范为帆,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生活的征途上,把“学模范、赶模范、做模范”的信念,化作脚踏实地的每一步。相信当更多人向着光、成为光、散发光,我们必将汇聚起推动团队发展的磅礴力量,共同书写更精彩的新篇章!
一审:何凯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