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科研兴校------周平个人科研事迹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18 浏览次数:13

   在刚刚过去的2024-2025学年里,周平老师始终秉持着“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科研理念,以高度的学术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潜心钻研,锐意创新,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助力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

 

一、坚守学术初心,深耕细作结成果

科研工作的核心在于创造新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是体现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志。本学年,周平老师聚焦于江西省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与新余市6313”制造业升级部署等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带领团队(或独立)成功在北大中文核心等多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非简单的数量堆砌,而是潜心研究的厚积薄发。具体如下:

1.时效温度对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锻压技术,2025,50(6).北大中文核心.CSCD扩展.第1作者.

2.机械加工对钛合金性能影响研究[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4,26(8).1作者.

3.7N01铝合金薄板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24,41(9).1作者.

4.永磁同步电机SVPWM矢量控制仿真研究[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4,26(11).1作者.

论文的发表,不仅标志周平老师个人科研水平的提升,也为相关学科知识库增添了重要内容,为同行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聚焦应用需求,课题研究实效

除了基础理论研究,同样注重科研工作的应用导向和现实价值。本学年,作为主要成员(排名第二)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课题“工艺参数对7N0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和性能影响研究(课题编号:GJJ2203018)”顺利通过评审,圆满结题。该课题历时2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共发表北大中文核心论文2篇,省级期刊论文2篇。课题研究期间,组织了扎实的调研、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工作,克服了研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课题研究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更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

 

三、推动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获突破

本学年,周平老师成功申请并获得了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工业机器人RRT路径规划仿真系统》(登记号:2025SR0229622)。该软件著作权是为工业机器人规划出高效、安全且精确的运动轨迹研究开发的专用软件系统。该软件能使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迅速找到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优路径,同时避免碰撞障碍物,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软件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四、科教融合互促,薪火相传育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周平老师始终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的原则。及时将研究成果、科研方法和学术动态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思维。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悉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实现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