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勤朴敏信
【校训解读】
勤:勤劳、勤奋。对学校师生来说,首先要通过以勤补拙,以勤补短,奋起而急追,后来而居上。其次要“勤而精业”,既要勤于学习,又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探索、勤于提高。
朴:朴实、朴素。强调的是外表的朴素和内在的朴实的结合,外在的真与内心的美的统一。要求师生不仅要保持纯朴、朴实、朴素、童真,更要做到“朴而不俗”,抵制诱惑,清白做人,踏实做事。
敏:敏锐、敏捷。既要善抓机遇,善判形势,反应迅速,处置果断,又要“敏而好学”,学生能“打破沙锅问到底”,老师们能善思笃行,勇于探索,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信:诚信、守信。既要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更要“信而达礼”,一个人不仅要诚实守信,还要有信仰、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负。
(江西工程学院天工校区)
江西工程学院创始于1983年10月,历经新余无线电培训班、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江西渝州电子工业专修学院等办学阶段。2001 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成为普通高职院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江西工程学院。2018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3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6.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7.23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现有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2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8个实验中心含251 个实验室,1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部),开设以工学为主,涵盖工、文、经、管、艺、教6个学科门类的30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学生1462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9866人,留学生54人,专科生4707人。专任教师598人,外聘教师40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3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419人。有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线上优质课程5门,省级“一线课堂”优秀微课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江西工程学院仙女湖校区)
升本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82项;出版专著、教材19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4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24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730余项;2019年以来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中央引导专项资金项目1项;获江西省科技项目立项3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42项;从第一届起连续三届参加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展示和推介我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为推进成果转化,扩大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做出了贡献。连续8年代表江西参展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项产品获优秀产品奖,是江西省唯一的获奖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单位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双促机制构建”项目试点单位。升本以来,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参加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获奖2758项,其中国家级竞赛奖361项、省级竞赛奖2397。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江西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
学校秉承“勤朴敏信”的校训,立德树人,造富于民,为国家培养了应用型人才20万余人,造就了数十位亿万富翁。毕业生中,有“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欧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国平、中国算法芯片行业十大领军人物易海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多次上榜人物(2017年江西首富)孙清焕、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李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程广京等杰出校友。七位毕业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抱石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了学校办学事迹。
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恪守教育公益性,突出师生至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天工开物》创新品质和工匠精神,逐渐形成了“天工文化”育人特色和“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创新实践—项目转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现阶段,学校上下一心,凝聚合力,紧扣“决战决胜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主线,认真分析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改方案,切实抓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各项工作。以《江西工程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及校企合作建设为主要抓手,不遗余力加强内涵建设。坚守“天工文化”育人特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德技并修,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2022年12月)(文字:肖雄滔)
编辑:肖雄滔
审核: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