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克参加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集体备课会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25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协同成长,924日下午,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行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参加并围绕教研内容和大家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于永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出席,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共同聚焦“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教学重点难点,碰撞教学思路,夯实教学根基。

会上,魏建克充分肯定此次集体备课会的价值与引领,并就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大家深入交流,他指出,要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发挥协同育人效能。集体备课不仅是集思广益、提升教育质量的主渠道,更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平台,能帮助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课堂讲授的权威性与准确性,始终与党和国家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理论实践学习,提升政治素养能力。唯有教师自身学深悟透政治理论、做到真懂真信,才能清晰阐释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以自身信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仰;要贯穿思想价值引领,凸显育人属性。思政课兼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且意识形态属性鲜明,既要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与精神,更要以鲜明的价值观实现思想引领作用。

备课会上,龚丽老师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为主题开展片段教学展示。她从“沧海桑田”的典故引入,结合“国产手机崛起”“华为研发投入”等鲜活案例,将“发展的实质”“量变与质变”等抽象理论具象化;更通过“新四大发明vs古代四大发明”的互动设计,让课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

 “思政课教师需进一步加强理论素养,以扎实理论功底筑牢教学根基;要强化价值引领,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需优化教学方法与语言,用学生听得懂、乐于听的表达,让马克思主义原理‘活’起来、‘亮’起来。”聂火云博士进行点评。

教学展示后,教研室教师围绕教学方法、案例选择等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互通有无。全体教研室成员逐个发言,重点围绕“点评教学展示、分享个人经验、把握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交流见解。

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明确了教学方向、凝聚了教学智慧,更为学院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将充分利用江西省高校思政工作教研及数据一体化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切实达成以“研”促“教”、以“思”践“行”的目标,持续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审:龚  丽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