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校园
  • 书记信箱
  • 监督举报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外部链接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其他链接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院(部)动态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2024年03月11日
    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师资力量
    张小红 张小红,男,江西新余人。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新余市高层次人才、江 西省高级双师型教师。通过计算机最高等级四级、英语六级。 教学效果较好,教学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已担任过十余门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数据库、Flash动画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科研成果较优。主持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项,出版教材4部。从2006年开始,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每年都有学生获全国一等奖或二等奖、江西省一等奖。指导江西省电脑大赛,获江西省一等奖。 区块链工程专业带头人万为清智慧产业学院院长与图灵奖得主Whitfield Diffie合影 万为清,智慧产业学院院长,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江西省高级双师型教师。主要从事区块链技术研究、软件开发及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近20余篇论文,其中SCI、EI及核心论文6篇,著作5部,软件著作权18项,科研课题7项,专利3项。已开发完成军、民用软件120余项,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5项。
  • 2024年03月10日
    优秀校友:江西工程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朱月丽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江西工程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闪闪发光。 朱月丽,2005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现任沭阳县高墟镇大学生新村干、宿迁古泊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2017年成立宿迁古泊河农业有限公司。2019年以来每年开学季捐助家乡考取大学的莘莘学子,帮助他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2020年12月被选举为江西工程学院长三角校友会副会长。2023年11月成立沭阳创聚商贸有限公司,搭建高墟镇湖东社区乡村振兴助农直播基地,并开设了网络直播培训班。该公司利用沭阳县的花木产业和其他农副产品优势,带动当地居民进行直播创业,促进了乡村互联网就业的发展。 身着素衣,心有锦缎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这种理想与信念正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朱月丽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优秀校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当中,切实地将自己的赤子之心付诸行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朱月丽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她决定返乡创业。她深谙乡村的天然优势,并巧妙地应
  • 2024年03月10日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简介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2001年的机电工程学院,2016年,学校为进一步突出智能制造学科特色和优势、面向国家新兴战略培养人才,依托机械学科传统技术和前沿技术基础成立了智能制造工程学院,2020年学校将能源类专业划入学院融合发展,同时学院更名为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学校较早成立的二级学院,也是学校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从单一专科教育发展为专科、本科并举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学院始终坚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发展思路,秉承“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国工匠人才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群,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现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等专科专业。目前,学院共有在校生800余人,专任教师47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高级
  • 2024年03月10日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十大办学特色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前身为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经过23年的发展,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师资队伍日益优质,教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竞赛成果不断增质,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特色。一、办学历史较久、办学经验丰富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学校较早成立的学院之一,经过23年的不断发展,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沉淀了一大批优质的教学资源,学院现已形成了大机械学科下的集机械、能源、电气于一体的专业群,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二、办学定位准确、学科特色鲜明学院按照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学院从创办之初就确立了面向制造业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2016年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确立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学科专业群,推动人才培养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进行转变,确保学院人才培养符合工业4.0特征的时代需求,努力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三、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办学理念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
  • 2024年03月10日
    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近年来科研成果展:共享成果,让科研在展示中前行
    近年来,全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主动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科研对一所大学的意义和深远价值决不可忽视。在我校主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在按部就班的稳步前行。语言与传播学院在学校的整体部署下,科研处的关心指导下,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注重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考核机制,营造积极、主动的科研氛围,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一、语言与传播学院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部分) 二、语言与传播学院近年来主编参编的教材(部分) 三、语言与传播学院近年来申请的专利(部分) 四、语言与传播学院近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部分) 科研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学位建设的重要手段。语言与传播学院将一如既往的“两手抓”,一手抓教学,一
  • 2024年03月10日
    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2023年十大核心竞争力
    奋斗中送走岁月,实干中铸就辉煌。回首刚刚走过的2023年,语言与传播学院全体师生凝心聚力、追梦前行,经过不懈努力,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再攀新高,取得跨越式进步。这一年,每一位教师坚守初心,牢记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助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踏实付 出照亮每一位学子的求学之路;这一年,每一位教师辛勤耕耘、勇毅前行,用心用情做教育,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用爱的教育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成长;这一年,学院的发展前进步伐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力量,更显神采,更有底气,学院全体师生秉承“勤朴敏信”的校训,让各方面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擎旗奋进创优质 党旗所指,奋斗所向。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学院常态落实“三会一课”,持续加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精心谋划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等活动,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
  • 2024年03月10日
    江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江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遵循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坚持服务地方经济需求,强化学院与企业等之间的合作,校企携手创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两个专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经过不断发展,学院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就业创业、科研成果、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学院党总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持续扎实开展系统培训活动。组织党员参观赣西抗战博物馆、九龙山革命斗争陈列馆,邀请校领导到红色基地现场讲党课、利用“天工大讲堂”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理论武装。通过创新方法手段,深化“领导干部上课堂”、“支部书记讲党课”,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学院党总支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组织师生座谈会,建立师生意见处理台账,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提高师生幸福感、获
  • 2024年03月10日
    江西工程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介绍
    一、学院基本情况  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原数字贸易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学校成立较早、声誉较佳、具有专业特色的二级学院之一。在学校董事会、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学院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了“二能三融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二能: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三融:产教融合、学职融合、专创融合;四新:新文科,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培养输送各类人才7000多名,培养了“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村民贴心人”程广京、“江西工程学院在校生创业首富”廖武林等众多优秀毕业生。学院2022年成为江西省电子商务协会理事单位,同年4名教师成功入选新余市数字经济人才专家库。学院2023年11月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  学院拥有江西省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内外电子商务特聘专家、江西工程学院“教学十佳”、江西工程学院“青年英才”等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3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8人,双师型教师25人,专业技能培训师10人。
  • 2024年03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简介
    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是江西工程学院办学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学院成立于2002年,经历了多次更名,曾称为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2019年9月正式更名为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学院现开设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四个本科专业以及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共计学生1000余人。2021年学校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拥有国家网络安全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江西省华为HarmonyOS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等省部级平台6个,同时拥有计算机综合实验实训中心一个,包含华为大数据实验室、华为鲲鹏云实验室、信创长城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等11个实验实训室。近年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居2022年全国高校大数据本科专业排行榜前列,2021年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评价全省高校位列前三,2021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江西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校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校级ICT产业学院,学院获批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生态院校和全国网络软件安全行业产教融
  • 2024年03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近三年学科建设和科研竞赛成果
    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中,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高质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我们不断开拓创新,以科研实力和高水平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过去的三年里,学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及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等各类项目36项,研究经费突破100万元。以卓越的科研实力,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36项,软件著作权53项。同时,学院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2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论文200余篇。学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200余项。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外贸函电与单证》等校级精品课程。2023年《财务管理》课程获批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以及一流课程。学院拥有2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财务管理专业和贸易经济专业。同时还拥有4个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智能财税与科技金融教学团队”、“财务管理应用教学团队”、“应用经济学研究团队”、“技术经济及管理科研团队”。这
  • 2024年03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近三年来科研与竞赛成果
    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在多年的探索与建设中形成了“2+1+1”三段式(2年基础、1年专业和1年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和教研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2017年与广州粤嵌有限公司成立了“卓越工程师班”、2019年与华为授权中心江西分公司建立“华为工程师班”、2021年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ICT产业学院,实现了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培、人才共育、赛事共创、项目共研、就业共助等成效。 近三年来,教师共同努力,教研成果显著,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获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等17部、实用新型专利立项53项、发表省级及以上期刊81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21篇、省级期刊81篇。近三年来学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信息技术赛、网络安全赛、网页设计比赛、VR比赛等省级以上奖励220人次。国家级课题课题统计一览表(部分)论文统计一览表(部分)专利(部分)论文统计一览表(部分)专利(部分)国家发明专利、课题、专利、软著等产教融合 华为ICT产业学院是在江西省大学
  • 2024年03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2023年师生教学科研成果
    江西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2023年师生教学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是专业建设成果的展现,加强教学科研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人工智能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先后编写了《电工电子技术》、《金工实习》、《物联网导论》等五部教材。  近三年来承担并完成了29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其中横向课题2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课题2项,省级科技课题4项,校级课题19项。  近三年来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发表论文共计60篇,并且多次被中文核心、EI、SCI收录。  学院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近3年来在竞赛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多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奖35项、国家级奖11项。  人工智能学院积极鼓励教师申报专利,近几年来我院申报专利共计1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1项,集成电路布局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供稿:人工智能学院
  • 2024年03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带你感受新兴、交融专业的魅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背景下,江西工程学院紧跟国家大政,结合实际情况,“先行先试”,于2019年12月1日在全省率先成立区块链学院。2023年5月更名为智慧产业学院。学院在积极响应国家热门学科建设的浪潮下,融合软件工程、区块链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为一体,突出交叉学科发展优势,发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内涵,以应用型本科建设为核心,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经过不断发展,学院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师资队伍日益优质,教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在校生700余人,教师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2人,省级高级双师型教师2人、中级双师型教师4人,博士6人,硕士10人,校级一级思政名师1人。拥有3个专业实验室,专用资料室1个。我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项;全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EI收录8篇,SCI二区1篇;出版教材8部;获得国家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5项。学院被确定为“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建立并获批科技创新团队、高水平教学团队各一个,精品在线课程
  • 2024年03月09日
    江西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江西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电子信息工程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三十余载筚路蓝缕,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保障、赛事文化凝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已从专科教育拓展为本专并举,多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格局。学院秉持实基础、适口径、重实践、育新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天工文化”育人为底蕴,积极探索出“一递、二融、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功底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优、人文素养高,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工程一线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院实践教学设备齐全。现有覆盖各专业所有课程的3个实验中心16个实验室,设备总价值1155万元;有广州粤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新余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银联新余分公司、新余新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也扬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从思想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教育入手,严格教育管理,做到学、思、用贯通与知、信、行统一,形成了具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特色的党建+教育模式。 党建+学科竞赛:均由党员教师指导学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2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8/31 跳转到 

江工要闻

  • 2025.07.11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密集看望暑期培训学员以AI赋能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2025.07.07
    魏建克调研“三下乡”实践活动 引领青年在红色沃土中锤炼担当
  • 2025.07.06
    江西工程学院:校长探望“三下乡” 学子 共绘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 2025.07.04
    江西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 2025.06.29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2025.06.24
    江西工程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聚焦学查改一体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 2025.06.23
    杨名权一行出席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共探校企合作新篇
  • 2025.06.21
    深学争优强本领 奋勇争先提质效—— 我校举行2025年度党务干部暨纪检委员专题培训班开班式
外部链接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教育部
党委机关
  • 党委办公室、督导专员办公室(0790-6350097)
  • 党委组织部(0790-6348084)
  • 党委宣传部(0790-6355322)
  • 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处)
  • 纪委办、监察处(0790-6337668)
  • 董事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0790-6355321)
教学单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 智慧产业学院
  • 土木工程学院
  • 抱石艺术学院
  • 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
  • 语言与传播学院
  • 数字经济产业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验实训中心
教辅单位
  • 图书馆
  • 天工文化与红色文化研究院
  • 医务所
  • 继续教育学院(0790-6350295)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外部链接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其他链接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江西省新余市天工南大道1688号 0790-6341022
留学生成绩查询 学历认证 校园邮箱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备案信息:©2025 Copyright © Jiangx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江西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500509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50202000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