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校园
  • 书记信箱
  • 监督举报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外部链接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其他链接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院(部)动态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近三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产教融合为办学整体思路,坚持教学与科研为学院工作的两翼,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科研项目申报为抓手强化内涵发展,经过持续努力,近些年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一、近三年教学质量工程成果学院积极推进各项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近三年在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教学成果奖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到目前,学院获得了1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校级一流建设专业、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5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一流课程。二.近三年科研成果1.自2021年以来,学院教师共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立项5项、校级课题立项8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6个,研究开发经费共约500余万元;省级课题结题11项、校级课题结题3项。(1)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自2021年以来,学院教师共编写教材9部。自2021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9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4.自2021年以来,学院教师共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98年的会计系,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学院之一。现设有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贸易经济3个本科专业和大数据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3个专科专业,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余人。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智能·数字·引领·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传承天工文化育人精神,服务于东数西算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定应用型发展道路,坚持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位一体”总布局,聚焦新商业,跨界整合构建经济管理类学科群,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厚德人才。经济管理学院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外聘教师10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3人,硕士35人;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1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访问学者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7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西省会计领军人物1人、海归学者3人、新余市高层次人才2人、新余市四个一批理论研究人才1人。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语言沟通世界,传播闻道天下
    江西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前身是1998年创建的外语系。2014年,成立了外语外贸学院。2023年,学校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更名为语言与传播学院。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本专科并举,多专业兼容的综合格局。开设了文学门类下的商务英语、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网络新闻与传播3个专科专业,同时承担着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和来华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12人,其中本科生943人,专科生69人。专任教师共有7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6人,是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奋发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10余项,校级课题2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译著30余部。建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立项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培养人才。建有校内语言类和传播类实验室11个以及校外实践基地9个,教学设施完善。同时,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并通过名师工作室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文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简介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是现有全国唯一以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艺术院系,原名誉院长为傅二石教授。成立于1998年,学院经二十多年建设发展,由单一专科教育扩展为专、本科并举的综合格局。在学校办学定位指导下,围绕“艺术学”中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两大门类,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四个专业方向,其中3个本科4个专科专业。学院采用“服务地方经济,校企合作育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本科建设思路;努力建成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师资力量雄厚、艺术创作与科研水平较高的省属一流、全国知名的艺术院系。 学院自有教师56人,外聘教师5人,高职称教师占比16.4%,硕士以上学位占比77%,建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1支、“傅抱石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支,校级高水平教学团队2支、校科技创新实践团队1支、校一流专业1个、校一流课程2门,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目前在校生966人,其中本科805人,配有专职辅导员8人。共18类68间实训室,校外实践实训基地37个,满足本科教学需求。 学院党总支经努力2021年培育创建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近三年教学与科研成果
    一、学术团队 以课题为依托,学院组成了1个基础教育科技创新团队,5个教改课题学术团队,1个思政专项项目团队,5个一流课程建设团队,共12个学术团队。 1.基础教育科技创新团队 主持人:晏小庆 参与人:梁燕玲、刘丽群、沈晓娇、林艳、张露瑶、苏婷、吴宝梅、余艳玲、黄波、郭虹 2.校级教改立项课题团队 3.思政专项项目团队 4.一流课程建设团队 二、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各级各类课题申报情况 (二)论文发表、著作、专利情况 (三)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申报情况 (四)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申报情况供稿: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2023年十大核心竞争力
    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竞赛成果不断增质,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特色。 一、党建引领,双融双育,有效服务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总支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驱动,以科教融汇为新目标,以专业内涵建设为关键,以高效能管理为支撑,按照“党建统领、成果导向、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扎实推进专业建设,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助力学生专业化发展,构建了“党建+”引领学院各项工作的基层党建工作路径,以党的建设推动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就业等工作协同高质量发展,为学院“创品牌专业、建精品学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红色学院培育创建试点学院 学院以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院为契机,深耕红色文化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积极融入教育教学、融入日常管理,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扎根校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创建红色班级长征班,弘扬长征精神,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厚土承德 菁木求华
    一、学院基本情况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学院认真贯彻“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理念,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坚持以“天工文化”育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特色;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品格,精益求精的建筑行业建设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二个专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662人,其中本科生474人(含留学生3人),专科生188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人占比8.82%;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4.71%。外聘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占比50.00%),副高及副教授2人(占比50.00%),博士2人(占比50.00%),硕士研究生2人(占比50.0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00%。形成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结构较合理、以高职称高学历领头的师资队伍。 学院建有建筑测量、建筑工程、材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是现有全国唯一以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艺术院系,原名誉院长为傅二石教授。在学校办学定位指导下,围绕“艺术学”中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两大门类,以“党建+”引领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树立为本地区域经济服务的中心思想,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加强艺术与技术的统 一,挖掘“抱石文化”“七夕文化”“采茶戏”等地方文化特色,积极开展教学研 究、应用科学研究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四个专业方向,3个本科4个专科专业。 一、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思政教学创新 以“党建+”模式将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等理念融入艺术人才培养中,突出“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发挥教学课堂主阵地,创新了“课前五分钟党建知识宣讲”“课间唱红歌”等多种特色思政教学模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红色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突出三全育人成效。 坚持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2020年9月,我院张志胜老师的专业课《Coredraw》上融合时事热点“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典型事迹受到江西教育电视台、《思政前沿》上报道。2021年6月我院评选了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特色及优势
    1、立足本土,打造抱石文化品牌 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傅抱石大师名字命名的艺术院系,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立足新余,服务江西,辐射全国,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惟新”的艺术精神和“笔墨江山”的实践精神,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增设《傅抱石专题设计》课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从美术遗作中提出元素再应用于本土相关领域,打造抱石文化品牌。已落成的成果有:《丽人行》大型空混壁画项目、傅抱石印章形象墙项目、傅抱石作品展馆项目。 2、围绕中心,创建全国样板支部 学院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艺术文化发展”为目标,按照“五好”标准,围绕实现“七个有力”,认真开展党支部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障,凝练了“艺术之光、铸魂育人”的党建品牌。学院基层党组织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过三年创建于2021年顺利验收通过,是江西省15所本科院校中民办高校仅有两所之一,《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构建“艺术之光·铸魂育人”党建新体系》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曾获得江西省“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江西省“红旗团总支”、新余市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近三年教学、科研成果
    江西工程学院抱石艺术学院在重科研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以培养更优质的人才目标为己任,近年来,教研成果稳步增加,近三年的数据显示: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34余项、主编参编教材专著等38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302篇、实用新型、外观及软件著作权专利立项80项、教师个人作品获省级以上获奖48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181项,建设有《装饰材料与 构造》《招贴设计》《插画设计》《广告设计》《CAD设计》5门校级精品课程。环境设计专业获“校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获“校优秀教研团队”。 近三年党建及学生就业特色 1、强化管理育人,走好“三化建设”基准线。 实行标准化:发挥专业优势实行了“三三自主计划”,设计优化了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长廊、党建灯箱及景观等阵地建设。探索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形式,实行了党组织进宿舍进社团,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推进规范化: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实行师生全覆盖,每周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完善了11项制度,坚持“三会一课”、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江西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1997年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教学科研、校企融合、学科竞赛并驾齐驱,培养专业功底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优、人文素养高,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工程一线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一、学科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2019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荣获江西省“双一流”特色建设专业;2021年“电子信息应用创新课程教学团队”获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数字电路》、《电气控制与PLC》立项校级线上精品课程;“数字电路”评为2022年江西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通信工程”专业获批为江西工程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赛促学、产学研融通”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江西工程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通信工程教研室被评为2021年先进教研室;学院被授予2021年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二、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三、传承“天工文化”,学科竞赛成绩喜人 学院秉承“三苦”赛事文化精神,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创意大赛、全国全省电子设计大赛、全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简介
    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是一所集优质资源,以多元融合、多学科协同发展为目标,以立足江西、辐射全国、服务社会为己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根本,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现代特色二级学院。学校整合资源,于2023年6月将原教育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合并成立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开设专业:学前教育(本科)、小学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科)、护理(专科)、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体育运营与管理(专科)。 学院现有学生1041人,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副教授职称以上有25人,“双师型”教师共29人,外聘兼职教师21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教师占学院教师总数的3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全院教师总数60%,双师型教师占全院教师总数的40%,已形成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专业出色的师资团队,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教学设施完善,目前已建教育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可满足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护理等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求,便于学生上岗前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学院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新余市市级公办小学、幼
  • 2024年03月12日
    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把握“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学院各项工作见成效。学院在校领导的关心关爱下,以“尚德崇学,厚基拓新”为前进方向,坚持“党建+内涵”发展,扎实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可持续性发展,并以此形成了学院的十大核心竞争力。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坚持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召开总支部委员会安排我院主题教育工作,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清单、工作计划和任务实施清单,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成效。用好“四下基层”理念,坚持“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组织党员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打造服务型支部。帮助23级新生残障同学左卫侠解决生活中遇到困难,传递温情助力圆梦。学院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学期成立“星火工作室”、开展2期网络硬件兴趣班、华为工程师班,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院内涵发展。2023年荣获江西工程学院“先进基层党总支”荣誉称号、纪念一二九运动八十八周年大合唱三等奖等荣誉称
  • 2024年03月11日
    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背景下,江西工程学院紧跟国家大政,结合实际情况“先行先试”,于2019年12月1日在全省率先成立区块链学院。2023年5月更名为智慧产业学院。学院在积极响应国家热门学科建设的浪潮下,融合软件工程、区块链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为一体,突出交叉学科发展优势,发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内涵,以应用型本科建设为核心,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经过不断发展,学院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师资队伍日益优质,教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专业特色鲜明,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技术人才将供不应求。学院按照“产教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思路,建立学院、专业、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将“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推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培养模式。学院正在形成集区块链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于一体的专业群,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学术团队建设扎实推进,教学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学院现有教师27人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2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31 跳转到 

江工要闻

  • 2025.07.11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密集看望暑期培训学员以AI赋能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2025.07.07
    魏建克调研“三下乡”实践活动 引领青年在红色沃土中锤炼担当
  • 2025.07.06
    江西工程学院:校长探望“三下乡” 学子 共绘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 2025.07.04
    江西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 2025.06.29
    奋青春之楫,扬理想为帆|江西工程学院隆重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2025.06.24
    江西工程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聚焦学查改一体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 2025.06.23
    杨名权一行出席2025华为开发者大会,共探校企合作新篇
  • 2025.06.21
    深学争优强本领 奋勇争先提质效—— 我校举行2025年度党务干部暨纪检委员专题培训班开班式
外部链接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教育部
党委机关
  • 党委办公室、督导专员办公室(0790-6350097)
  • 党委组织部(0790-6348084)
  • 党委宣传部(0790-6355322)
  • 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处)
  • 纪委办、监察处(0790-6337668)
  • 董事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0790-6355321)
教学单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 智慧产业学院
  • 土木工程学院
  • 抱石艺术学院
  • 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
  • 语言与传播学院
  • 数字经济产业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验实训中心
教辅单位
  • 图书馆
  • 天工文化与红色文化研究院
  • 医务所
  • 继续教育学院(0790-6350295)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外部链接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其他链接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江西省新余市天工南大道1688号 0790-6341022
留学生成绩查询 学历认证 校园邮箱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备案信息:©2025 Copyright © Jiangx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江西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500509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50202000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