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2025年暑假期间,江西工程学院校属各单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一共识、凝心聚力,全校师生心系发展、扎实行动,努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以亮眼成绩谱写了江工人的奋进之歌,不断推动学校平安健康有序发展。
聚焦思政引领 推进铸魂育人
学校坚持以“北斗星”党建为引领,围绕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主题主线”,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7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题培训班在江西瑞金干部学院正式开班。培训班以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为主线,聚焦政治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规矩教育及优良传统作风与责任感使命感教育,设置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激情教学、微党课、分组研讨等多元课程,依托瑞金红色资源引导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育人本领。参训教师将通过专题授课、实地走访、交流研讨,沉浸式学习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历史,把红色精神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注入红色动力。
7月15日至20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赴河南开展实践学习。培训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学员通过实地观摩“神工铺”“虎口崖”等险要工程遗址,接受深刻精神洗礼,并围绕“如何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以优异表现迎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此外,暑期学校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十讲”之“坚守‘两个结合’,增强文化自信”专题思政课。课程将《映山红》《万疆》等艺术表演与思政内容深度融合,为大学生打造了一堂集思想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沉浸式学习课,切实强化思政教育实效。
聚焦教育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契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7月7日至8日,学校邀请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陈桦教授、李静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举办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专题辅导会。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德华及500余名骨干教师参会学习,助力教师精准把握OBE教育理念精髓,切实提升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水平。
7月,学校于新余市仙女湖凤凰湾培训基地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600余名教职工(含辅导员、行政人员)分五批次参与封闭式授课。培训围绕课程建设、AI课件制作、教育大数据分析等模块展开,旨在推动教育教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师AI领域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校领导多次前往基地慰问学员,强调要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赋能学校发展,助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暑期,为进一步聚焦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学校组织近200名教师赴北京、上海开展实地考察。在北京7日行程中,教师们走进阿里巴巴、商汤科技、字节跳动、百度、科大讯飞等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展厅参观与专题分享,深入了解企业管理模式、AI战略布局、大模型应用场景及数字化营销经验,学习新技术落地与业务创新方法;上海考察则让教师接触当地知名企业的行业文化与先进技术,为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素材,彰显学校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培育时代所需人才的决心。
此外,学校依托“北斗星・红智”党建品牌,以项目育人为核心,成功落地转化掌上智慧校园APP、智能热水表等9个自主创新项目;同时与新余市银龙供热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转化9个服务外包项目,实现校企双赢。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曾庆燕团队与多家企业合作的项目合同金额达68.638万元,为学校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学科竞赛 激发科创力量
7月23日,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一行深入数学建模竞赛等备赛现场,慰问坚守一线的师生团队。魏建克一行仔细查看训练环境,详细询问备赛进展与后勤保障情况,强调安全是备赛的首要前提,高度赞扬师生不畏酷暑、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学校同步安排教师轮值指导,为备赛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暑期期间,学校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尽显科创实力。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中,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团队奋勇争先,斩获异形足竞速赛全国二等奖及第一视角对抗赛、人形功夫搏击赛全国三等奖;第九届“御网杯”网络安全大赛上,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杨钧同学获一等奖,王恒获二等奖,郑一远、张锡淳、吴昆铮获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兰洋洋老师凭借作品《哪吒的风火轮:数字时代的文化安全保卫战》,获全省国家安全视频公开课本科组三等奖。
8月9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西省赛区成绩揭晓,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支参赛队伍凭借扎实专业功底与出色实践能力,斩获省赛一等奖并进入综合测评环节。同期,第十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华中赛区决赛落幕,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学子获华中赛区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一等奖的团队将代表学校征战全国总决赛;学校“语润乡土,普声同行”实践队成功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名单。
在2025年第二十届江西省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中,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学子在郭兰勃、陈聪等指导老师带领下,经过激烈角逐,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其中一等奖作品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
聚焦暑期实践 提升育人成效
7月4日,江西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组建35支实践团队,选派400余名青年志愿者分赴江西省内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志愿者们聚焦乡村振兴、爱国主义宣讲、中华文化传承、基层服务等核心主题,在社会这堂“大思政课”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以躬身实践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暑期期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先后深入实践一线,看望慰问参与“三下乡”的青年师生,为大家加油鼓劲。7月7日,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前往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横板桥村,走进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实地调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并亲切慰问在此开展活动的“语润乡土,普声同行”推普实践队师生。他强调,革命先辈们展现的“烽火玫瑰”精神,与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一脉相承。青年学子要从红色基因中厚植家国情怀,将“坚定信念、服务人民”的精神内核融入血脉,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7月5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新跃一行赴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走进甘祖昌将军故居,亲切看望慰问在此开展实践的“智教全珍班社会实践队”青年师生,详细了解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具体进展与实际成效。刘新跃指出,从甘祖昌将军与龚全珍老阿姨身上,我们能深刻理解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内涵。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既要精进学识、提升教学本领,更要端正品行、涵养高尚师德;教育的力量,既源于真理的光芒,更源于人格的魅力。
聚焦后勤保障 优化服务品质
为切实强化暑期留校学生管理,全面保障留校学生学习生活安全有序,学校于7月7日在行政楼六楼会议室专题召开2025年暑期留校学生管理工作部署会。会上,党委学生工作部汇报了暑期留校学生总数、分布院系、住宿区域及留校事由等基本情况,明确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就留校学生住宿安全巡查、生活需求响应机制等工作方案作说明;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分别围绕暑期餐饮保障、设施维修、消防安全排查等配套服务计划进行补充汇报。各部门均表示,将严格落实学校管理要求,建立“日沟通、周汇总”工作机制,通过班级群、公寓通知栏、线下走访等方式加强与留校学生的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暑期高温持续,校园服务保障不停步。后勤管理处全员坚守岗位,在餐饮服务上优化菜品结构,增加清凉解暑餐食供应,延长食堂开放时间;在基建维修上组建24小时应急维修队,重点保障学生公寓水电、空调等设施正常运行;在校园环境维护上加大绿化灌溉、卫生保洁频次,为师生营造清爽整洁的校园环境。保卫处则加密校园巡查频次,每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学生公寓、实验室、食堂等关键区域,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全力守护校园安全。校领导冯赟、陶小兵、邹建民等多次前往后勤、保卫一线岗位看望慰问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工作开展情况,叮嘱大家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合理安排轮休,确保以良好状态完成暑期保障任务。
这个夏天是奋进与收获的时节,江西工程学院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全校师生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学年,将在学校党政领导下聚焦内涵建设和迎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助力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
阅览链接:http://jxjy.edu.china.com.cn/2025-08/18/content_43205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