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华为ICT大赛中国赛路演江西工程学院站成功举办 校企携手为学子搭建技术探索与成长平台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10-18 浏览次数:10

1016日,第十届华为ICT大赛中国赛路演——江西工程学院站启动仪式,在校仙女湖校区顺利举行。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新跃,华为江西政企交付与服务部部长徐洪国出席并讲话活动由江西工程学院华为ICT学院企业负责老师付威主持。

锚定校企合作,培育应用型ICT人才启动仪式伊始,刘新跃致辞,代表学校师生欢迎华为团队及嘉宾、祝贺参与路演的同学;并指出学校秉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路径,与技术、经验领先的华为优势互补,将企业资源融入教学,为培育新型ICT人才搭建桥梁、奠定基础。

刘新跃强调,华为ICT大赛参与度高、影响力大,为ICT人才成长提供了国际化竞技与交流平台。同学们可借助该平台,与全国乃至全球优秀选手同场竞技,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发展”,在挑战中锤炼实战能力、突破自我、提升创新素养。未来学校将与华为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华为ICT产业学院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这一举措既是响应国家人才培养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助力师生成长、推动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大赛为纽带,助力青年成长为“数字工匠”徐洪国在致辞中表示,江西工程学院作为赣鄱大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标杆,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领域深耕,与华为合作成果丰硕,超300名学子获华为认证、近50人在省级及以上ICT赛事获奖、数十人入职华为生态企业核心岗位,超40名教师取得华为HCIP认证,双方“产教融合、以赛育人”路径契合华为产业需求与使命。华为希望借路演让师生了解大赛进展与赛道,搭建沟通桥梁;同时,华为ICT学院将协同高校以本届“联接、荣耀、未来”主题大赛为纽带,通过多技术赛道为学子搭建创新实践舞台,助力其成长为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复合型“数字工匠”。

明确参赛路径,激发参与热情活动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于永清宣布第九届华为ICT大赛获奖学生名单,以及学校与华为共建“AI+鸿蒙应用开发”微专业的优秀学生名单,激励更多同学以获奖学子为榜样,积极投身ICT技术学习与实践。

指导老师代表周丽华围绕竞赛内容展开讲解,详细介绍了报名时间、流程及赛事安排:本届大赛涵盖实践赛、创新赛、编程赛、挑战赛、教学赛、精英赛六大赛道,覆盖ICT领域多个重要方向;同时明确了省初赛、复赛、总决赛的时间节点,并针对参赛内容提出建议,帮助同学们拓宽思路、做好备赛规划。

获奖学生代表王兴分享了参赛经验与成长收获。他讲述了从备赛时的刻苦钻研,到参赛时的紧张突破,再到获奖后的感悟,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在实践中提升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在追逐ICT梦想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深化产教融合,开启赛事新篇在热烈掌声中,华为优选级认证培训中心江西幻云科技有限公司,向江西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授予“数智领域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牌匾。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与华为及生态伙伴公司在产教融合领域达成新合作,将为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数智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到场领导与嘉宾共同上台,启动第十届华为ICT大赛中国赛路演江西工程学院站活动,正式拉开新余地区赛事参与的序幕。

聚焦赛道升级,明晰发展方向大赛路演环节,江西幻云科技院校总监陈康以大赛“联接、荣耀、未来”主题及“I.C.TheFuture”口号为引,从赛事定位、赛程赛道、备赛资源等多维度,为学子全面解析大赛核心;并重点介绍赛道升级亮点,新增仓颉编程赛、“昇腾+鲲鹏平台挑战赛”,与原有赛道形成多领域赛事体系,既精准匹配数字经济技术需求,也帮助学子明确方向、激发参赛热情。

此次路演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江西工程学院与华为公司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ICT技术、追逐职业梦想的机会,更助力学校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ICT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华为江西人才发展经理王雷,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于永清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巢喜剑,江西幻云科技有限公司院校总监陈康出席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近3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一审:巢喜剑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