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以科技、人文迎接新生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22

9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江西工程学院校园活力涌动、温情满溢。2025级新生带着憧憬踏入校园,开启人生新征程。此次开学季,学校以“科技创新”为笔、“暖心服务”为墨、“领导关怀”为魂,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与人文温度,勾勒出活力满满的温情迎新图景,既展现应用型大学的科技硬实力,也传递“以生为本”育人初心,让新生初入校园便感受专业魅力与家的暖意。

科创引领新风尚点燃探索热情

江西工程学院迎新现场满是科创元素,从报到到成果展示,全方位让新生感受工科魅力、激发探索兴趣。


报到核心区,“智慧迎新”带来惊喜。人脸识别自助终端10秒内完成新生身份匹配与报到确认,同步打印含宿舍信息、课程表的指南,无需过多人工干预,报到效率提升60%,实现“刷脸报到·安全便捷”。

校园“科技向导团”格外吸睛。人形机器人“江小工”主动询问新生信息,规划路线并陪同完成全流程;门口四足机器狗随音乐舞动,吸引新生驻足拍照,缓解初入校园的紧张感,达成“人机互动·燃动青春”。

科创展示区人气高涨,学校自主研发的获奖机器人成“活教材”。英雄、步兵、哨兵机器人依次演示,展现强劲性能与智能魅力。指导老师郜永生介绍,这些是学长学姐全国大赛获奖作品,异形足机器人还能在雨天探测积水路段指引路线。

人工智能专业新生李云红反复观摩机器人,请教编程逻辑,感慨课堂知识能转化为“酷成果”,明确努力方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沈良表示,打造智慧迎新场景,既展示教学成果,也激发新生对专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探索欲。

暖心服务全覆盖护航顺利入学

江西工程学院以全方位人性化服务为新生织就温暖“保障网”,从入校到报到全程彰显“江工温度”。

针对“到校难”,学校在新余站、新余北站设专属接站点,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全程引导,新生可直达两校区;还联动仙女湖景区提供免票权益,附赠手绘校园地图,助其快速熟悉环境。


校园内,260名穿醒目绿志愿服的志愿者分散各处,提供路线指引、答疑、行李搬运服务。校青协志愿者陈一滨受学长当年帮助启发,从清晨六点半到傍晚坚守岗位,用热情做新生“第一程”向导。

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工作人员简化流程、专人引导,解读资助政策,助符合条件者快速办手续,保障“不让一名新生因贫失学”。校长刘新跃为困难学生代表递含高品质床上用品的“爱心大礼包”,关切勉励。目前已有220名新生通过该通道入学。

细节处更显温情学校准备定制快充数据线、设创意打卡点,后勤供应饮用水与绿豆汤,还展示考研考公学子风采树榜样,让新生与家长倍感温暖。

领导关怀暖人心坚守“学生至上”

迎新期间,江西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深入一线,以行动践行“以生为本”理念,让新生感受重视与关怀。

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魏建克走进迎新现场,用“欢迎加入江工大家庭”等亲切问候拉近与新生距离,倾听其对江工的初印象并鼓励成长。他还与志愿者、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报到流程与后勤保障,肯定其付出,强调迎新是学校风貌窗口,要求各单位强化服务、协同配合,确保新生顺利报到。

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新跃沿迎新流程逐一检查,从报到终端到宿舍安排,每处都与工作人员细谈,询问报到人数、流程衔接等情况,肯定工作部署,叮嘱工作人员换位思考、保持热情。他还专程前往“绿色通道”,为困难新生递“爱心大礼包”、倾听需求,传递关怀。

学校创始人、理事杨名权以“家人”身份与新生及家长交流,叮嘱新生互敬互容,勉励其适应节奏、夯实基础、锤炼能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委副书记冯赟,党委委员、副校长沈良,党委委员、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乐俊杰等校领导也深入报到现场与学生宿舍传递关怀,称赞“迎新礼包”显温暖,并向坚守岗位的师生与志愿者致谢。

从科创赋能的新奇体验,到暖心服务的细致保障,再到领导关怀的亲切陪伴,江西工程学院以多元举措为2025级新生开启充满希望的大学旅程。四十余载深耕育人,江工这片沃土因新生到来更添生机。新学习新希望,学校也将以专业教学实力与温暖人文关怀,为学子搭建成长平台,助力他们逐梦前行,书写青春华章。

一审:谢旻旻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