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度”赋能提质 激活学校思政课育人效能——刘新跃深入课堂听评思政课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11

2025115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新跃走进教学一线,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占顺霞老师主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并在课后就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师生交流意见。

在听课点评环节,刘新跃对占顺霞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课程主题鲜明、设计精巧、互动深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始终以学校提出的“四度课堂”改革理念为引领,系统打造兼具教研深度、实践广度、技术黏度与情感温度的优质课堂,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针对课程核心内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刘新跃与师生交流时指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前仆后继、舍生取义,靠的就是对理想信念的绝对忠诚;新时代语境下,教育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更要涵养底线思维,在包容共处中凝聚共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让理想在现实土壤中生根结果。

课堂现场呈现出浓厚的思辨氛围。占顺霞老师以“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为主题,系统讲解了理想信念的内涵价值、实践路径以及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教学中,她精准抛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如何丈量?”“个人理想怎样融入社会洪流?”等直击学生困惑的问题,并以热门动画《浪浪山小妖怪》为案例,提炼出“当不了英雄也要守住心中微光”的育人触点,生动诠释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与必然性。

为深化学生认知,课程专门设置“理想该不该向现实低头?”辩论环节,正反双方学生引经据典、激烈交锋,现场参与度与抬头率均保持高位。课程深度践行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反向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小辩论明大方向”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育人思路。

校领导深入思政课堂听评是学校的常态化工作,是学校落实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路径。下一步,学校将以“四度课堂”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与载体创新,让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

校办主任黄宏丽、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王勇等一同陪同听课。


一审:谢旻旻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