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大咖进校园!《思享荟》导演汪霞为江西工程学院思政课“传经送宝”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11-13 浏览次数:10

20251112日,一场聚焦“思政栏目的选题逻辑与内容建构技巧”的专题讲座,在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A201会议室精彩开讲。本次讲座特邀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思享荟》导演汪霞莅临主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主持,学院近30名教师全程参与,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鲜活的行业智慧。

讲座中,汪霞围绕“选题逻辑、内容构建、避坑要点”三大核心板块,结合自身23年广电行业深耕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思政课教学指南”。在选题逻辑方面,她明确提出“三锚定”原则:一是锚定时代,紧跟国家重大政策、重要时间节点与教育领域核心议题,确保思政内容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二是锚定受众,精准把握师生群体的认知特点与实际需求,避免内容与受众“脱节”;三是锚定差异,挖掘独特表达视角与创新呈现形式,打破思政内容同质化困境。

在内容构建环节,汪霞进一步拆解出“主题聚焦、故事存在、情感共鸣、价值升华”四个关键步骤,并着重强调:“内容的价值升华绝不能强行拔高,而是要从真实故事中自然提炼,让思想源于故事又高于故事,最终让受众感受到道理、获得启发,而非被动接受说教。”

而在“避坑要点”部分,她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思政内容创作需规避的四大问题:避免脱离本土实际、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表述、避免重形式包装轻内容内核、避免单向化知识输出,倡导以师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沉浸式思政表达,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讲座结尾阶段,王勇对本次分享进行了高度概括,并梳理出五大特点:一是深度打破《思享荟》栏目文案创作、拍摄制作与思政课堂教学的壁垒,为教师搭建起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桥梁;二是逻辑架构清晰严密,从核心观点提出到论证展开层层递进,帮助教师快速把握内容核心;三是饱含丰富实践经验,凝结了汪霞长期深耕大思政领域的心得,针对教学痛点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四是案例选取鲜活生动,紧密贴合高校思政教学实际场景,助力抽象理论落地转化;五是全程金句频现,精准点出思政内容创作与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引发教师深度思考。

会后,汪霞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开展一对一交流指导,对学院教师在思政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展现的热情与重视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思政教学科研创新方向、校媒合作路径等内容进行初步部署。

汪霞导演个人简介:

汪霞,1977626日出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深耕广电行业23载,现任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思享荟》导演。

20022月,汪霞入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历任编辑、记者、主持人及栏目制片人,全程参与《快乐晚餐》《幸福味道》《新闻早高峰》《早安都市》《消费时代》等多个标杆栏目的采编与主持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的内容视角,她主导的节目多次斩获行业重磅奖项:2003年,《快乐晚餐》在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年度优秀栏目评比中脱颖而出,获评广播板块唯一优秀节目,后续更斩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经济广播名栏目(节目)一等奖;主持近十年的《消费时代》,2016年入选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类“10强栏目”,以“离得近、叫得应、能帮忙”的鲜明特色深受百姓信赖,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在深度报道领域,汪霞持续聚焦民生热点、坚守舆论监督职责:2018年采制的《油烟扰民半年难解决,折射出什么》获第二十五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2021年《让预付卡消费少点套路多点诚信》包揽年度江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与第二十九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2024年《未成年人网络充值游戏频发,如何走出迷局》再度拿下江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与第三十二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用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践行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2025年,汪霞调任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思享荟》导演,在新赛道上继续以专业素养深耕内容创作,用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赋能节目创新,持续传递主流媒体的价值与力量。

一审:王  勇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