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扎实开展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以消防实战演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26 浏览次数:10

为切实提升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锤炼应对突发火灾的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能力,2025922日至23日,江西工程学院联合属地消防救援大队,分别在天工校区、仙女湖校区隆重举行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暨消防培训疏散逃生演练。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邹建民担任演练总指挥,全体2025级新生全程参与,在理论学习与实战操作中上好入学后的“安全必修课”。

此次演练以校园高频活动场景为切入点,模拟“学生在食堂就餐期间突发火情”的紧急情境,旨在通过贴近真实的场景设置,让新生更直观地感受火灾突发时的紧张氛围,掌握科学应对方法。922下午3时,天工校区演练率先启动:食堂内“火情”突发,浓烟模拟装置迅速释放烟雾,消防警报声随即响起。听到警报后,在现场辅导员、食堂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引导下,正在就餐的新生们迅速放下餐具,用湿纸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向食堂外的空旷安全区域撤离。

过程中,各疏散通道口均有专人值守,及时疏导人流、纠正不规范疏散动作,避免出现拥挤、踩踏等意外情况。从警报响起至最后一名学生撤离至安全区域,天工校区仅用时320秒;23日仙女湖校区演练中,全体新生同样高效完成疏散,全程秩序井然,充分展现了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以及新生们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疏散完毕后,各院系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邹建民汇报疏散情况,确保无一人遗漏。随后,属地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们结合校园火灾特点,为新生们开展了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讲解。消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火灾的成因、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不同场景下的逃生技巧,以及灭火器、消防栓等常用消防器材的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

 “使用灭火器时,要牢记‘提、拔、握、压’四字口诀: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用力按压手柄喷射……”讲解现场,消防员亲自示范灭火器操作步骤,并邀请新生代表上台参与模拟灭火实操。在消防员的一对一指导下,新生们依次手持灭火器,瞄准模拟火点果断喷射,成功将“火焰”扑灭。不少新生表示,通过亲手操作,原本对消防器材的陌生感消失了,真正掌握了实用的灭火技能。此外,消防员还现场展示了消防水带连接、空气呼吸器佩戴等专业消防装备的使用方法,让新生们近距离感受消防工作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演练结束后,邹建民对此次“开学第一课”暨消防培训疏散逃生演练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此次活动将理论讲解与实战演练深度结合,不仅让新生们系统学习了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消防逃生与灭火技能,更强化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与属地消防救援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邹建民强调,消防安全教育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学校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全覆盖的消防设施检查与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日常安全教育体系,通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播放消防警示片、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无脚本应急疏散演练,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让应急技能成为师生的“必备技能”,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全体师生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此次江西工程学院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暨消防培训疏散逃生演练,不仅为新生们送上了一份“安全大礼包”,更彰显了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校园安全各项工作,让安全成为校园发展的坚实底色,护航每一位学子健康成长。

一审:白晓勇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