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友”约|江西工程学院:老兵宣讲进校园 红色故事润心田

资料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26 浏览次数:10

 “80年前,中华民族正经历近代以来最沉重的苦难;80年后的今天,我们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什么是老山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精神!”“在部队里,重要就两个字——‘有’和‘到’!这个字,既体现着对党绝对忠诚,更彰显着‘令行禁止、赢在执行’的军人本色。”

924日,江西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红色影院的讲台上,“老兵宣讲团”成员胡光明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台下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宣讲中,胡光明围绕“走进国家防务、国防主要力量、空军作战纪实、参战军人心路、世界军事热点、加强国防教育”六个维度展开,用亲身经历和鲜活案例搭建起国防教育的桥梁。胡光明通过“典型引路、榜样同行”的方式,让国防教育从“一时触动”转化为“持续浸润”,真正扎根校园、融入师生血脉,为新时代青少年筑牢精神长城。

 “胡光明老师的宣讲特别接地气!”听完宣讲,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陈郑有恒难掩激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既要崇尚军人、珍惜当下,更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强健体魄,毕业后用真才实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江西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特别优秀!互动环节中,他们能准确回答一系列国防知识问题,这让我特别欣慰。”胡光明笑着说,“从握枪杆子到拿笔杆子,从战士到宣讲员,岗位在变,但融入骨血的忠诚与担当不变。把红色故事讲好、让红色精神代代传,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初心。”

 “过去,我们扛枪打仗守护山河;现在,我们讲好当兵故事、传承先辈精神,让理想信念一代代传下去。”胡光明再次强调,从军营到校园,身份变了,但传承红色精神的初心从未改变。

 “红色・国防”课堂是江西工程学院思政育人的特色品牌,依托学校“匠心‘友’约”平台面向师生开展。据江西工程学院武装部郭丁元老师介绍,为让国防教育更精准、更生动,学校一方面定期邀请“老兵宣讲团”成员,根据不同师生群体的需求定制“宣讲菜单”;另一方面组织校内退伍大学生分享参军经历,用同龄人听得懂、乐于听的语言,让红色教育在校园里“活”起来、“亮”起来,引导青年师生厚植爱国情怀。

 “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高举旗帜跟党走。胡光明老师的宣讲让我深受触动,下一步我要做到知行合一,既要学好专业技术,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我立志成为一名军人,用滚烫的热血奉献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学生杨莎坚定地说。

 “开展‘老兵宣讲进校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核心就是要让老兵精神从‘感动一瞬间’升华为‘影响一辈子’,引导青年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江西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桂盈盈表示。

一审:何  凯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