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江西工程学院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不懈奋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贡献江工智慧和力量。
锚定方向,擘画学校高质量发展蓝图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战略部署,为乘势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江西工程学院自“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转设成立以来,始终与国家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展望“十五五”规划,学校将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建设,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必将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于永清: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要高瞻远瞩地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系统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部署要求,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又要脚踏实地立足时代坐标、地方需求与办学特色,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以创新精神结合办学特色与学生特点,打造具有江西工程学院辨识度的宣传思想工作品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奋力开创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立足职能,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与战略擘画,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乘势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总部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阶梯式递进、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需不懈奋斗。全会在关键时期指明方向路径,进一步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实干把蓝图转化为现实。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党总支书记范向红: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全会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的部署,为应用型高校发展指明方向。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我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校党委“北斗星·红智”党建品牌建设要求,深化“北斗星・智造”品牌内涵,推动党建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深度融合,通过强化“党建+课程思政”“党建+科研攻关”模式,建强教师“样板支部”,引领党员师生在机械装备创新、新能源技术应用等领域主动作为,为服务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党建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小华: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意义重大。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强化党建引领,深化科技创新,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安全发展。聚焦电子信息领域自主创新,把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实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语言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谢丽丽: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将以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部署为工作方向。作为语言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深知学科肩负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使命。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师生植根中华文明,以学科优势深化全会精神阐释,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在教学科研中践行使命,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力量。
抱石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部署,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指明方向。我将带领党员师生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坚持把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兼具扎实专业功底、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艺术专业人才,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安全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坚守初心,践行育人使命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郭远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蓝图,为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学习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且责任在肩。“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作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专职辅导员,我将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聚焦“认知、认同、实践”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同时强化理论武装,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落实育人职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输送更多兼具经济管理素养与家国情怀的专业人才。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辅导员李凯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催人奋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将“立德树人”融入学院党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提升育人成效,破解学生成长痛点;以“科技自立自强”“教育强国”为指引,引导学生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树立人生理想、以创新精神书写青春华章;以“六个必须坚持”为牵引,不断凝聚师生合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党员彭秋梅: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高校教师党员,我将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我将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在科研上,我将聚焦领域关键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强化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为理论教育锚定方向。全会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真理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紧扣改革发展实践,在阐释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命题中为学生筑牢信仰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牵头构建“精神阐释+学理转化”教研机制,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改革等方式,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耳入心,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扎根课堂。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季霏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明确指引。作为高校教师,我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将全会精神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勇担使命,争做时代新人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龚林: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对“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理解。作为新能源专业学生,我深知专业所学与制造强国战略紧密相关——学院“北斗星・智造”品牌下的新能源技术沙龙、科创竞赛,以及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的校企实践平台,让我真切体会“匠心铸魂、智造赋能”的内涵。作为团总支副书记,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带动同学积极参与红色走读和“新能源助力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深耕专业,参与智能装备创新、光伏技术应用等实践,努力把知识转化为服务产业的本领,和同学们一起成长为有理想、懂技术的新时代青年,为学院“红匠”人才培养、新能源领域发展添砖加瓦。
智慧产业学院2023级入党积极分子付田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倍感振奋。我认识到,青年学生是“新兴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全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方向。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数字素养与法治意识,勇于在科技创新、网络文明等新兴阵地上担当作为,把青春奋斗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智慧产业学院2023级软件工程本科1班周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让我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知青年是社会治理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更是守护安全防线的重要参与者。今后,我将深耕专业学习,主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素养,积极参与基层安全宣传、网络反诈科普等实践活动,在社会治理一线勇挑重担,把青春行动融入平安中国建设实践,争做守护国家安全的青年先行者。
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电子商务本科1班王芸凌: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作为中共预备党员,我将把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兴领域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带头学习宣传全会精神,带动身边党员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同时立足实践勇担当,在新兴领域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推动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以优异表现迎接党组织考验。
语言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易晶: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部署让我对“文以贯道,文以载德”的古训有了新感悟。全会为文化传承创新锚定方向,这正是汉语言文学学子的时代课题。作为文科学子,我将以典籍为基,深耕文字肌理,扎实研习经典;同时以新媒介为翼,探索诗词、散文的年轻化传播路径,在实践中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用所学赓续文脉,以青春之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团学干部张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我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等原则,既立足当下又锚定长远,尽显科学规划与精准施策。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发展目标与民族复兴伟业结合起来,立足专业提升本领,在科技创新等领域主动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谢旻旻
二审:何 凯
三审:于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