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将党史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尤其在“VR+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思政课程”育人模式上成果显著。
“北斗星・天工夜话”:打造沉浸式实景党课
5月22日晚,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仙女湖“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了以“星耀天工 语润心田——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为主题的“北斗星・天工夜话”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采用“理论宣讲+实践分享+释疑解惑”的多元形式,将学校的“北斗星・红智”党建品牌与天工文化深度融合,为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的50余名青年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实景党课和大思政实践课。活动中,师生们围绕主题深入探讨,从理论层面明晰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又结合实践分享,深刻领悟了其在实际生活与专业学习中的指导意义。
“谢老师诸多新颖观点,让我耳目一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仅为科技发展方向提供根本思想指引,更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深化了技术实践与社会生产的有机统一。身为青年大学生,我定牢记新时代担当使命,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在党的旗帜下,将知识与热情投入科技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202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2班冯志波有感而发。
一直以来,学校将“北斗星”党建品牌与天工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构建“读书有沙龙、学科有竞赛、讲台摆擂台、论坛连歌坛”的独特校园文化,让师生深刻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思政VR实践中心:科技赋能思政教育
“非常有幸参与学校VR思政课,马克思学院谢广深老师授课,案例丰富,干货满满,让我们印象深刻。通过VR现场体验,让我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中汲取了奋进新时代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坚定地高举旗帜跟党走。”202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2班的潘世延有感而发。
据悉,江西工程学院思政VR实践中心占地310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包括XR党建工作站机一台,党建VR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30台,AR台机一台,投影一体机2台,电脑30台等。该中心内部设有三面党建墙、XR体验区、VR体验区、AR体验区、教学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党建墙分为四个板块,涵盖《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党的光辉历程》《平语近人》《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XR党建工作站机内设四大板块28个主题,党建VR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和AR台机分六大系列,包含37个内容,257个主题。
“思政VR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学校思政VR中心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思政课程的形式与内容,让思政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同学们可以化身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沉浸式体验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深刻体会新中国成立的艰辛。”谢广深老师介绍道,学校思政VR实践中心将传统思政理论与虚拟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再现具体的历史场景和社会现象,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可感。此外,VR实践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题,降低了虚拟仿真教学的成本,提高了教学的覆盖范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倾听心声:面对面解疑释惑 共话成长与发展
“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哪些困难?”“对教师上好思政课有什么意见建议?”“在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中,大学生如何展示自我?”“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就业观?”……在“北斗星・天工夜话”活动现场,谢广深老师亲切地询问学生,并真诚地倾听同学们的真心话,为他们释疑解惑。
在交流过程中,青年学生们畅所欲言,话题涵盖思想认识、社会实践、国内国际形势、思政课程与专业学习发展、理想与现实、实训与就业、信息化建设与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谢广深老师表示:“在思政赋能学习和生活的良好氛围中,同学们积极反馈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建议,贡献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金点子’。”
最后,学校教师于永清在主持讲话中勉励青年大学生:一要充分用好学校“主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放下电子设备、走出网络空间、走向运动操场,秉持学校“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学校精神,讲好学校创新创业故事,传播学校发展好声音;二要在强化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三要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积极发扬主人翁精神,以一流表现和优异成绩迎接评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何转红
二审:谢旻旻
三审: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