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李亚备 报道)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研室建设,8月27日上午,学校就业指导教研室在天工校区招生就业服务大厅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党委委员、董事长助理、校长助理乐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教师34人参加会议。
乐俊杰指出,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新变化、新挑战、新选择,许多大学生变得迷茫无措,“内卷”“躺平”“摆烂”频频刷爆网络,考公、考编、考研成为毕业生首选,毕业生求稳心态进一步加剧,“慢就业”“缓就业”成为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时代难题,这也对高校就业指导提出新的要求。
乐俊杰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各位就业指导教师树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就业指导理念,拓展就业指导的内涵与外延,延长就业指导业务链条,凸显就业指导在育人育才、育德育心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实践锻炼”一体化就业指导链条。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延展就业指导周期,着力破除不同阶段就业指导不连贯的问题,创新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建强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融合课堂教学+企业现场观摩教学为主渠道,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体验、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需求、市场结构的精准匹配。
乐俊杰要求,各位就业指导教师要树立“就业育人”的理念,切实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育才”与“育德”的统筹兼顾。把就业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推动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宣传育人、服务育人、榜样育人相结合,建设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教学、服务和管理活动,既包括生涯规划课、就业创业课和其他相关课程等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也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还包括就业实习、企业见习、校友访谈等校外就业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招聘会、求职信息推送、就业咨询与指导等就业服务活动,同时还包括“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就业处负责人强调,一是注重课程的“思政”目标。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将就业教育与就业引导相结合,融入心理引导、情感引导和价值引导,通过课程架设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桥梁。二是追求就业指导课程“校本”特色。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专业类别人才培养的定位,建构各专业学生未来的生涯发展机会及其能力素质要求,让课程内容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高度结合。三是提升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以问题导向、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混合式、小组式教学为教学方法论,让课堂真正成为面对和解决生涯发展难点的重要阵地,提高教学效果。
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人对课程教学工作作出安排。一是授课教师要按照教务处要求,严格教学纪律,带齐授课材料,保证教学进度,精心备课,上好开学第一课。二是任课教师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重视课堂纪律,注重课程思政,做好课程育人工作。四是结合就业思政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参与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编辑:何凯
审核: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