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何凯 报道)“我是一名患了小儿麻痹症的2023级新生,第一次出远门求学,一到江西工程学院,学校就帮助我开启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还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帮助,给了我2000元资助,还特为我购买单人床,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我的家乡在河北,暑期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大学期间我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学校“暖爱·百万圆梦助学”等资助政策,毕业后,我立志参军报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由于家庭突遭变故,本来想放弃我的大学梦,辅导员跟我耐心讲解助学政策,让我坚定信心读下去,大学期间我获得各种资助,很感谢这些资助不仅减轻了家庭资金压力,还可以让我更安心地读书学习,目前打算继续考研,将来学有所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学校……”
这暖心的一幕幕,心存感激的话语来自三位受益于国家、社会、学校资助政策的困难学生。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了解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做好暑期受灾地区学生及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切实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9月5日,我校在行政楼5楼召开2023年暑期受灾地区学生及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学军,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出席座谈会,学工部、资助中心负责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以及20余名困难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冯赟主持。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代表学校为暑期受灾地区学生发放慰问金
座谈会伊始,获资助的困难学生代表依次发言。他们一致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雪中送炭般的资助,解决了他们求学路上的后顾之忧;并表示,家贫,志不贫,一定会用功读书,自强不息,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回报国家、学校和社会的点滴之恩。
随后,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在座谈会上作了总结讲话。他对暑期受灾学生及经济有困难学生表现出朝气蓬勃、青春阳光的精神面貌给予了肯定,并用乐观心态面对困难的例子勉励困难学生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一是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把个人成长发展同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连。二是要努力学习。坚定知识改变命运信念,明确目标,奋发图强,力争通过学习取得奖学金的形式,来丰富生活资本。三是要服务社会。要常怀感恩之心,力所能及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及时把社会予以个人成长的关怀与爱心,通过关心集体和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传递传承下去,履行好个人义务,更好适应社会。
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学军向前来参会的困难生代表表达了亲切问候,他说,这次发放的慰问金代表着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党委对暑期受灾学生及经济有困难学生的关爱和支持,学校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助学政策、规定,继续推进助学工作,确保我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他希望同学们“有困难找组织”,并把学校对经济有困难学生的关怀传递到广大学生及家长中去,使得更广泛的同学能够了解我校助学措施。
资助中心主任余鹏辉说,“暑假期间,全国多地突遇台风洪涝灾害。学校高度重视灾区学生家庭的受灾情况,及时对台风洪涝灾区学生进行摸排,并组织开展洪涝灾害期间受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工作,以保障受灾学生安心求学。江西工程学院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学校以‘六暖’特色育人活动为抓手,彰显资助工作温度,通过‘暖新·绿色通道’‘暖冬·寒冬送暖’‘暖霁·灾情补助’‘暖爱·百万圆梦助学’‘暖心·爱心车队’,‘暖心·贫困学生生活帮扶’全方位打造资助暖心工程。”
此次座谈会是学校与学生的一次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地把我校对经济有困难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传达到了同学们中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学校一直关注残障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规范开展资助工作,及时发放各类奖助学金以及困难补助,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让更多的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
编辑:何凯
审核: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