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服务平台
  • 智慧校园
  • 书记信箱
  • 监督举报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理事会
    • 党委
    • 行政
    • 监事会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理事会
    • 党政单位
    • 监事会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江工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2025年08月29日
    【今视频】江西工程学院:赴京探AI前沿 融智育新质人才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为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对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的行业认知与教学水平,8月18日至22日,江西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五天的赴北京AI行业头部企业考察学习活动。活动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沈良带队,智慧产业学院院长万为清任学习班班长,全校40余名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活动采用专业讲座结合实地讲解的形式开展,共有商汤科技、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科大讯飞等五家头部企业,围绕AI技术为学校教师授课并做AI实践展示。商汤科技工程师介绍了他们国内领先的多模态大模型训练与迭代情况,和迈向AI的全栈能力,详细讲述了日日新V6大模型体系行业结合应用落地情况,商汤生成式ai商业化发展,AI模型能力的三层架构(KRE)、日日新V6通过多模态数据的深度整合与强推理能力,更全面地捕捉全部文档的全量信息,以开放式的方式来推理并结合场景做深度。日日新V6模型典型案例:电商数据分析、金融行业典型案例、汽车行业典型案例、智能体案例。“AI竞争的核心不仅是算法创新,更是算力、数据和场景的深度融合。”智慧产业学院院长万为清在参观后感慨。“AI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千
  • 2025年08月29日
    【大学生云报】传承红色廉政基因 —— 江西工程学院实践队赴兴国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实践队首先来到长冈乡,感受到当年苏区干部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深刻体会到苏区精神中“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真抓实干” 的内涵。随后,队员们前往兴国将军园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在将军园,他们沿着先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 革 命 者坚守廉政底线的崇高品格。在陈列馆,通过自带干粮去办公的米袋、夜打灯笼访贫农的油灯等实物与史料,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苏区干部廉洁自律的工作日常,坚定了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廉政基因、服务乡村发展的信念。此次兴国之行,是一次红色文化探寻之旅,更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的实践征程。(杨定海)阅览链接:https://www.dxsyb.com/paper/2025/0829/802487.html
  • 2025年08月29日
    【中媒网】江西工程学院教师荣获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同心‘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展示活动三等奖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同心‘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展示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高爽老师荣获2025年全省教育系统“同心‘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展示活动三等奖。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经遴选推荐、视频初选、现场教学展示及专家评审,高爽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教学设计及生动的课堂呈现,在众多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荣获此次比赛三等奖。高爽老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主题班会核心目标,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情景模拟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时代意义,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育人智慧。其作品体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理念,彰显了学校教师扎根一线、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此次获奖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高老师个人专业能力的生动体现。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鼓励更多教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来源:江西工程学院)
  • 2025年08月27日
    【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弘扬客家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为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赓续红色血脉,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2025年7月,江西工程学院校团委牵头统筹,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兴火相传”实践队、“硒望客家振兴”实践队及各学院多支实践团,共同走进赣州兴国、吉安等客家文化富集区域,开展以“弘扬客家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实地探访、文化体验与志愿服务中,既助力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更推动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探客家产业 品农耕文化底蕴“硒望客家振兴”实践队首站抵达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枧头镇龙口村,这里既是客家聚居地,更留存着丰富的客家农耕传统。在莲子基地,队员们实地探访客家特色“莲鳝共养”模式——既延续客家先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又通过“农民出地、村委中介、致富能人技术培育”的三方合作机制,创新水土资源利用方式。村党委书记廖万松介绍,该模式源于客家祖辈“精耕细作、物尽其用”的农耕理念,如今借政策引导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既增村民收入,更守住客家农耕文化之根。队员们挽裤脚入荷塘,亲手采摘莲蓬、摘除“无效叶”,清晨露水浸湿衣衫,指尖泥土带着客家土地的
  • 2025年08月27日
    【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感受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6日,江西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硒望客家振兴”志愿服务队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深入乡村开展农耕文化实践与助力乡村振兴的系列活动。抵达目的地——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枧头镇龙口村后,实践队来不及休整,便迅速投身到对村庄的调研中。队员们深入村庄的农田,仔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正在劳作的村民交谈,了解当地的种植品种、种植技术以及面临的困难。走进农户家庭,队员们坐在简陋的院子里,与村民们唠家常,询问家庭收入来源、子女教育等情况,直观感受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对村庄有了初步了解后,实践队与龙口村村干部召开了会议。会上,村委书记廖万松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同时,着重强调了实践队在活动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队员们能尽快融入乡村生活,与村民建立良好关系,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此次会议让实践队明确了后续工作的方向,也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实践队迎来了与农耕文化的深度接触。队员们
  • 2025年08月26日
    【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三维驱动四链融合”打造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新范式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紧扣“扎根赣鄱、产业共生”办学理念,锚定“为产业育才、为企业赋能、为区域服务”核心目标,围绕江西省“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与新余市“6313”制造业升级部署,以“实践筑基、校企联动、创新赋能”为路径,构建“三维驱动、四链融合”产教融合体系——三维驱动即校内项目驱动、校企双向联动、产业学院引领;四链融合即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相互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经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江工动能”。一、实践筑基,构建“三位一体”产教融合实施路径(一)校内项目驱动,培育实践育人内生动力学校以“项目育人”为核心,依托网安与AI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9项自主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涵盖掌上智慧校园APP、智能机器人系统、共享生活设备等领域。其中,掌上智慧校园APP整合教务、财务等10余个校内系统,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已与新余银龙供热、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院等8家单位合作,转化服务外包项目9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曾庆燕团队联合新余鑫健辉科技等企业,完成智慧安防、5G物流仓储系统开发等项目,合同金额超68万元,累计带动200
  • 2025年08月24日
    【经济网】江西工程学院:“三维驱动四链融合”打造应用型高校新范式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紧扣“扎根赣鄱、产业共生”的办学理念,围绕“为产业育才、为企业赋能、为区域服务”的核心目标,积极对接江西省“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和新余市“6313”制造业升级部署,通过“实践筑基、校企联动、创新赋能”三大路径,构建起“三维驱动、四链融合”的产教融合新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高校建设新范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学校以“校内项目驱动、校企双向联动和产业学院引领”作为“三维驱动”,全面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四链融合。在校内,依托网安与AI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涵盖智慧校园APP、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其中掌上智慧校园APP已与多家单位合作,成功转化服务外包项目。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团队联合企业完成智慧安防、5G物流仓储系统等项目,合同金额超68万元,带动200余名学生参与实战,实现能力与效益“双提升”。 通过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2+1+1”培养模式,企业工程师带领学生完成商业项目,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月薪已达6000元,累计培养技术人才逾280名。同时,
  • 2025年08月24日
    【今日头条】江西工程学院“三维驱动四链融合”打造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新范式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紧扣“扎根赣鄱、产业共生”办学理念,锚定“为产业育才、为企业赋能、为区域服务”核心目标,围绕江西省“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与新余市“6313”制造业升级部署,以“实践筑基、校企联动、创新赋能”为路径,构建“三维驱动、四链融合”产教融合体系——三维驱动即校内项目驱动、校企双向联动、产业学院引领;四链融合即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相互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经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江工动能”。 一、实践筑基,构建“三位一体”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一)校内项目驱动,培育实践育人内生动力 学校以“项目育人”为核心,依托网安与AI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9项自主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涵盖掌上智慧校园APP、智能机器人系统、共享生活设备等领域。其中,掌上智慧校园APP整合教务、财务等10余个校内系统,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已与新余银龙供热、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院等8家单位合作,转化服务外包项目9项;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曾庆燕团队联合新余鑫健辉科技等企业,完成智慧安防、5G物流仓储系统开发等项目,合同金额
  • 2025年08月21日
    【今视频】江西工程学院: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今年盛夏,江西工程学院组建了35支团队近1000名青年师生研修队,奔赴赣州、萍乡、新余、上饶、九江等地,开展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师生以实际行动感悟红色精神,助力基层发展,践行青春使命。暑期,实践团队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心得分享等方式,系统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夯实实践根基。8月7日,江西工程学院“硒望客家振兴”实践队(由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林稳带领)赴吉安市枧头镇龙口村开展“三下乡”服务,调研AI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现状,结合新时代理论与村委工作探讨政策技术落地,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精神,为后续宣讲与课题研究积淀力量,以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讲是传递思想、共鸣情感的桥梁。实践队员将所学化为生动宣讲,深入基层。7月12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志愿者前往新余市渝水区桂花社区,开展“消防小课堂,平安伴成长”活动。现场,志愿者以问答引导小朋友思考油锅起火、火灾逃生弯腰等消防要点,播放科普视频,并模拟烟雾场景教学毛巾捂口鼻低姿撤离技能。趣味互动中,消防知识深植孩子心间,志愿者借此为儿童安全
  • 2025年08月21日
    【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2025年盛夏,江西工程学院组建了35支团队近1000名青年师生研修队,奔赴赣州、萍乡、新余、上饶、九江等地,开展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师生以实际行动感悟红色精神,助力基层发展,践行青春使命。学:深学细悟,筑牢理论之基理论筑基。暑期,实践团队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心得分享等方式,系统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夯实实践根基;7月中旬,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30名青年教师,聚焦老区发展要求,在瑞金等地追溯红色足迹、感悟苏区精神,为实践指引方向。实践赋能。8月7日,江西工程学院“硒望客家振兴”实践队(由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林稳带领)赴吉安市枧头镇龙口村开展“三下乡”服务,调研AI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现状,结合新时代理论与村委工作探讨政策技术落地,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精神,为后续宣讲与课题研究积淀力量,以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讲:传播思想,凝聚共识力量讲是传递思想、共鸣情感的桥梁。实践队员将所学化为生动宣讲,深入基层。7月12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志愿者前往新余市渝水区桂花社区,开展“消
  • 2025年08月19日
    【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暑期思政不断线 奋进当“夏”向未来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2025年暑假期间,江西工程学院校属各单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一共识、凝心聚力,全校师生心系发展、扎实行动,努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以亮眼成绩谱写了江工人的奋进之歌,不断推动学校平安健康有序发展。聚焦思政引领 推进铸魂育人学校坚持以“北斗星”党建为引领,围绕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主题主线”,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走深走实。7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题培训班在江西瑞金干部学院正式开班。培训班以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为主线,聚焦政治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规矩教育及优良传统作风与责任感使命感教育,设置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激情教学、微党课、分组研讨等多元课程,依托瑞金红色资源引导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育人本领。参训教师将通过专题授课、实地走访、交流研讨,沉浸式学习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历史,把红色精神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注入红色动力。7月15日至20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赴河南开展实践学习。培训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核心
  • 2025年08月19日
    【中国网教育】江西工程学院:聚焦内涵发展 书写人民满意教育答卷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建校42年来,江西工程学院始终扎根赣鄱大地,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使命,聚焦内涵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中,书写人民满意教育答卷。强化党建引 领以品牌矩阵激活创新育人新动能为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承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江西工程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结合办学特色、定位与校园文化,着力打造“北斗星”校级党建品牌,构建“1+N”(即“北斗星・红智”)党建品牌矩阵,切实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以高质量党建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建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根本保证,以“北斗星·党建+”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深刻领会“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部署要求,将产教融合纳入校党政联席会重点议题;党政领导带头访企拓岗、下沉校企合作一线,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升级。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特色及红色文化、天工文化育人底蕴,“北斗星・红智”党建品牌矩阵成为培育“红智双融”应用型人才的聚力纽带,近年来10余人次获省市级表彰,抱石艺术学院党总支通过首批
  • 2025年08月18日
    【江西新闻】江西工程学院与奥地利奥华中文学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8月13日上午,江西工程学院与奥地利奥华中文学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师生互访、联合科研、中文教育、文化体验等方面展开多层次合作,共同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此次签约标志着两校在国际教育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深化中奥教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江西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阅览链接:https://tt.jxnews.com.cn/news/2778355?app=jxttnuid=156325
  • 2025年08月17日
    【江西新闻]】西工程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毕业生高薪就业​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探索出了“2+1+1”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毕业生高薪就业。江西工程学院近年以“北斗星”校级党建品牌为驱动,构建“1+N(北斗星・红智)”党建矩阵,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就业。江西工程学院1983年始创于仙女湖畔,秉持“传承天工文化、砥砺创新品格”理念,虽非名校,但在电子信息、AI人工智能等领域实力强劲。学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创新,为学生搭建科技前沿桥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校至今已培育20万余名应用型人才,孙清焕等优秀校友返赣投资近300亿元,备受关注。紧扣战略需求,锚定数智转型方向。部分学生认为大学选了好专业,就业就没问题,高薪工作也唾手可得,事实并非如此。同样的专业,为何有的学生就业严峻,有的却成市场“香饽饽”?关键在于大学的培养模式。一些大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就业不理想;而注重实践应用的应用型大学,其毕业生更受市场青睐。江西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学校以“2+1+1”人才培养模式(2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理论教学环节,1年与企业联合完成实习实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1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73 跳转到 

江工要闻

  • 2025.10.31
    锚定合格评估 聚力内涵发展——江西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
  • 2025.10.28
    学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2025.09.29
    砥砺成才学以报国!江西工程学院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盛大举行
  • 2025.09.02
    这所大学,以科技、人文迎接新生
  • 2025.08.28
    新突破!江西工程学院首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5.07.26
    江西工程学院:依托强大算力,AI助教助学平台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 2025.07.23
    传承红旗渠精神 奋楫笃行担使命——江西工程学院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纪实
  • 2025.07.11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密集看望暑期培训学员以AI赋能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外部链接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教育部
党委机关
  • 党委办公室(0790-6350097)
  • 党委组织部(0790-6348084)
  • 党委宣传部(0790-6355322)
  • 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处)
  • 督导专员办公室、纪委办、监察处(0790-6337668)
  • 理事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0790-6355321)
教学单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 智慧产业学院
  • 抱石艺术学院
  • 语言与传播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验实训中心
教辅单位
  • 图书馆
  • 医务所
  • 继续教育学院(0790-6350295)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理事会
    • 党委
    • 行政
    • 监事会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理事会
    • 党政单位
    • 监事会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江西省新余市天工南大道1688号 0790-6341022
留学生成绩查询 学历认证 校园邮箱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备案信息:©2025 Copyright © Jiangx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江西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500509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50202000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