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服务平台
  • 智慧校园
  • 书记信箱
  • 监督举报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院(部)动态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2025年05月12日
    【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智教全珍班”举行龚全珍手册授书仪式
    2025年5月9日上午,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智教全珍班”龚全珍手册授书仪式在C208多媒体报告厅举行,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东出席仪式,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刘露,红色班级2024级小学教育本科1班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意义深远的时刻。仪式在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刘露率先致辞,深情回顾龚全珍老师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从扎根边疆教育,到晚年致力于社区服务,龚全珍老师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忠诚、奉献、担当的红色精神。刘露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阐述创建红色班级的初衷,希望同学们以龚全珍老师为榜样,在学习中努力奋进,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刘永东从党建引领德育先行的角度强调红色班级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剖析红色班级建设的关键意义。他指出,“智教全珍班”作为学院红色教育的示范班级,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授书契机,深入研读龚全珍手册,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行为,为班级、学院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在全场庄重的目光中,授书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廖玉玲宣读授书决定,明确“智教全珍班”全体学生为授书对象。随后,刘永东、刘露共同向班级学生代表授予龚全珍手册。学生
  • 2025年05月08日
    学规定强党性 悟党史践初心——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25年5月7日,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学规定强党性 悟党史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地研学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党员教师筑牢思想防线,以清正廉洁、务实担当的作风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理论学习强根基 廉洁教育筑防线 活动伊始,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于永清在图书馆党史学习区主持学习会,带领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2025年最新版)》的核心内容及其实施细则,重点解读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关键要求。通过梳理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学院在作风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党员教师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其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深远意义。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黄琴结合《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围绕“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以上率下带动全党全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等主题展开领学。学习过程中,党员教师们通过查阅图书馆馆藏的党史文献、廉政教育读本及
  • 2025年04月29日
    踏寻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江西工程学院“红芯逐梦班”沙陂村走读传承红色基因
    “1930年,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在我们沙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在沙陂停留期间,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气象欣欣向荣……”4月26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的“红芯逐梦班”奔赴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沙陂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走读之旅。同学们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心灵感悟红色精神,让思政教育在鲜活的实践中绽放光彩。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沙陂村,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在1930年迎来了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彼时,红三军团将廖氏祠堂设为指挥部,在这里运筹帷幄,掀起土地革命的浪潮。历经岁月沧桑,沙皮村的红色遗迹依然保存完好,廖氏祠堂、彭德怀旧居等旧址,宛如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课堂。活动当日,“红芯逐梦班”的同学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沙陂村。红军广场上,鲜艳的党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瞬间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的热血豪情。走进廖氏祠堂,一幅幅描绘长征路线与战斗场景的壁画,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旧军号、煤油灯、粗布衣等文物,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在彭德怀旧居,简陋的木床、斑
  • 2025年04月21日
    校图书馆举办“红色家书”读书分享会
    为发挥图书馆丰富的“红色资源”,引导师生在“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4月18日下午,校图书馆联合校团委在仙女湖校区图书馆举行了“红色家书”读书分享会活动,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永清出席会议,图书馆馆长彭林华及全校5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服务队的代表与会。首先,彭林华阐述了重读红色家书的背景与意义,他指出,红色家书是革命英烈曾给他们的爱人、亲人留下的珍贵家书,红色家书承载着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品读红色家书,不仅是要求我们铭记英烈,更是要在新时代勇担责任,坚定信念,希望各位同学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分享会上,学生代表带领大家揭开藏在《可爱的中国》中尘封的记忆,品读方志敏字里行间,表达的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与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期盼,深刻感悟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家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同时大家表示将会把方志敏同志的精神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随后,于永清对同学们的心得分享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同时回顾了自己参观方志敏同志工作、生
  • 2025年04月21日
    【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姚伟文教授做客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畅谈《悟学通识教育》
    4月16日,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有幸邀请到《悟学通识教育》《悟学理念》和《悟学式教学法》的创立者姚伟文教授为200余名大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悟学通识教育》的精彩讲座。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德华副校长出席活动并代表学校为对“通识教育”有深入研究和独特见解的姚伟文教授颁发了“江西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的聘书。本次讲座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东主持。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互动频繁,充分展现了《悟学通识教育》的独特魅力。讲座伊始,姚伟文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悟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他指出,悟学通识教育是一种注重融知识习得、能力提升、行动实践为一炉,合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均衡、持续地发展。悟学通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思考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时代、成长自己、报答祖国、奉献社会。姚伟文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围绕《悟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学科交叉的可能性以及
  • 2025年04月10日
    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党总支与新钢桂花社区党委举行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与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25年4月9日,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党总支与新余市新钢街道桂花社区党委举行党建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东带领副书记张沁及三位党支部委员出席活动,桂花社区党委书记刘淑琴及社区干部代表参加。签约仪式在桂花社区办事大厅举行,双方共同揭牌并就共建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签约仪式上,刘永东与刘淑琴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书,并共同为“党建结对共建单位”揭牌。这一仪式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党建结对关系,开启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刘淑琴书记在签约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代表社区对学院党总支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双方结对共建充满期待。刘淑琴指出,社区与高校结对共建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加强社区与高校的联系,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社区的实践平台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刘永东在讲话中表示,学院将以此次结对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社区提供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助力社区发展。同时,学院也将借助社区的实践平
  • 2025年04月02日
    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智教全珍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
    在清明时节来临之际,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红色班级“智教全珍班”全体师生于4月1日上午赴仰天岗烈士纪念碑广场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忆初心 砥砺前行担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实践,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上午9时40分,身着整齐服装的50名同学在实训楼旗杆楼下整装集结。辅导员刘露老师带领同学们乘车前往仰天岗烈士纪念园,沿途开展移动课堂,讲述龚全珍老阿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10:20时许,队伍抵达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广场,青松翠柏间,巍峨的“新余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祭扫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立默哀,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致以最深切哀思。学生代表缓步上前敬献花篮,淡雅的菊花寄托着新时代青年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辅导员刘老师在致辞中强调:“我们脚下的红土地浸染着烈士的鲜血,同学们要像龚全珍同志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学生代表朱和绅也在仪式上发言,表达了他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坚定决心。“我志愿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铿锵誓言回荡在纪念碑广场上空。随后,全体同学手持白菊绕碑瞻仰,认真阅读
  • 2025年03月24日
    榜样领航共话成长,经验传承启迪未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榜样力量育人讲座
    为深度搭建校友与在校学生的沟通桥梁,精准助力学生锚定职业发展方向,3月22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201教室座无虚席,一场备受期待的“榜样力量育人讲座”在此精彩上演。学院盛情邀请江西工程学院98级杰出校友孙兴泉和周禾福一同重返母校,以亲身经历为笔,为师生们绘就宝贵经验长卷。活动伊始,陈书记热情地介绍了孙兴泉、周禾福两位校友。分享阶段,孙兴泉、周禾福两位校友紧密结合自身跌宕起伏又满是收获的人生轨迹,多维度展开交流。孙兴泉畅谈职场拼搏细节,毫无保留地分享在波谲云诡的职场浪潮中精准定位的窍门,着重强调困境中坚守信念的关键意义;周禾福则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深度剖析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脉络,精准解读当下机遇与挑战,为同学们勾勒出职业规划的全新蓝图。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求知若渴,踊跃抛出关于学业规划、职业抉择、行业前景等多元问题。两位校友倾囊相授,以幽默又不失专业的解答,赢得现场掌声雷动,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优秀校友的卓越风采,更汲取到宝贵的人生经验与前行力量,为大家照亮了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前行道路。未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校友的紧密联系,定期开展更多形式丰富、
  • 2025年02月23日
    江西工程学院教师团队赴九龙山 “取经”,为思政教育注入红色新动能
    近日,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深入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参与基层座谈等形式,深化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寻访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教师们首站抵达九龙山革命历史展陈中心,系统学习了九龙山苏区的革命斗争史。展陈中心内详实的图文资料和文物陈列,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在艰苦岁月中坚守信念、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随后,团队前往花桥党支部旧址——被誉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革命圣地。在这里,教师们参与了“花桥夜话”课堂,与当地老党员围坐交流,通过方言讲述的红色故事,深切感受到革命精神在基层的传承力量。 沉浸式学习,实践与理论交融 活动中,教师们还参访了九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通过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缅怀先烈、砥砺初心。新余市委党校与九龙山乡联合开发的主题教育课程,为教师们提供了“红色课堂”的鲜活案例。例如,塔前分场党支部在花桥旧址开展的“小板凳”座谈,将理论学习与民生问题结合,既传播红色文化,又倾听群众诉求,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 2025年02月23日
    江西工程学院:赴乡镇一线研学,绘红色文化新画卷
    寒假期间,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赴新余市分宜县操场乡、洞村乡等地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革命遗址、观摩红色文物、聆听历史讲解等形式,教师们深度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探索将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在洞村乡红色教育基地,教师团队通过“历史场景还原+文物深度解读”的模式开展沉浸式学习。展馆内,泛黄的《湘赣斗争》报刊原件、锈迹斑斑的红军大刀、字迹模糊的入党志愿书等200余件革命文物,将1930年代湘赣苏区的斗争图景徐徐展开。讲解员指着展柜中一双草鞋动情讲述:“这双草鞋伴随红军战士走过300多里山路,鞋底磨损处见证着‘革命不怕远征难’的坚韧精神。”教师们驻足凝视,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文物细节,为课程案例积累素材。学校教师团队重点考察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地标:在红三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斑驳土墙上仍清晰可见“扩大红军”的标语字痕;于湘鄂赣红军医院遗址,教师们触摸着当年救治伤员用的竹制手术器械,感受战火中的医者仁心;走进革命烈士黄开泰故居,泛黄的家书里“舍小家为大国”的抉择让多位教师眼眶湿润。“这些遗址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肖鹏老师在参观时感慨。实地研
  • 2025年01月14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入沙陂村:一线调研探新路,赋能乡村促振兴
    1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小分队在学院直属党支部负责人黄琴带领下,深入渝水区水西镇沙陂村一线调研,为接下来的产学研教大中幼一体化方案,搜集第一手素材。水西镇和沙陂村等相关部门等领导共同陪同本次调研。据悉,沙陂村在2021年荣获国家2A级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全省第一批的红色名村。这里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红军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也是红一方面军二次攻打长沙撤回江西的主要经过站点,这里有着彭德怀元帅的完整的个人事迹展览,同时也更流传着彭德怀元帅和当地村民发生“一件棉衣”的“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感人故事。沙陂村地处新余市母亲河——袁河的渡口,这里生态优美,袁河静静流过上千年,在宁静祥和中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热闹,如今在全省河流大整顿的背景下,新余的母亲河——袁河正孕育着再一次的凤凰涅槃的新生。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沙陂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据称村里70岁以上老人有200多位,百岁以上高龄的老人也是十多位,其中最长寿的老人竟有121岁。沙陂村诗书耕读传家,史上曾有一村五进士的美谈。村里的三进祠堂门口处,有着北宋仁宗皇帝御赐的三块汉白玉大理石铺砖,成为沙陂村悠久历史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额最好说明。通
  • 2025年01月04日
    【喜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
    2024年12月24日,江西省教育厅对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拟立项项目进行了公示,江西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景景团队申报的《思政引航·竞赛驱动·实践赋能:智能控制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成功入选。据悉,本次申报项目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会议研究,拟立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本科教育类)206项。此次推报工作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根据根据《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精神和《关于开展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评选工作的通知》(赣教科字〔2024〕6号)要求, 申报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思政引航·竞赛驱动·实践赋能:智能控制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聚焦智能控制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思政引航、竞赛驱动、实践赋能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智能控制类专业人才,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下一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严格对照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管理办法工作
  • 2024年12月19日
    国际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教职工英语口语强化培训班
    12月19日,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成功召开了教职工英语口语强化培训班的开班仪式。此次活动旨在提升我校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尤其是承担来华留学生授课任务的教师的口语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增强我校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竞争力。校党委委员、理事长助理、校长助理乐俊杰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发表了致辞。乐俊杰助理指出,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其地位和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因此,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特别是针对来华留学生授课教师的口语能力,对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培训班的课程由来自巴拿马的外籍教师Manuel Caballero进行授课。Manuel Caballero以其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和地道的发音,为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课程。培训内容涵盖了日常交流、教学技巧、跨文化沟通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训过程中,Manuel Caballero老师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此次教师英语口语强化培训班的成功开展,不仅是对我校国际化办学理念的进
  • 2024年12月09日
    我校保卫处开展防暴处突应急技能培训,筑牢安全防线
    为有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2月6日,我校保卫处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同志进校组织保卫队伍和学生应急维稳队伍开展了防暴处突应急技能培训。此次培训旨在提高安保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保障师生和财产安全。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邹建民在培训中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防暴处突应急技能,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同时,邹建民要求大家通过训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筑牢校园第一道安全防线,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培训中,辖区巡特警向参训人员详细讲解了防暴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包括盾牌、钢叉、防暴棍、团队协作等。同时,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让保卫人员亲身体验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暴力冲突。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保卫人员的防暴处突应急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校园安全防范水平,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3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32 跳转到 

江工要闻

  • 2025.09.02
    这所大学,以科技、人文迎接新生
  • 2025.08.28
    新突破!江西工程学院首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5.07.26
    江西工程学院:依托强大算力,AI助教助学平台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 2025.07.23
    传承红旗渠精神 奋楫笃行担使命——江西工程学院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纪实
  • 2025.07.11
    江西工程学院:校领导密集看望暑期培训学员以AI赋能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 2025.07.07
    魏建克调研“三下乡”实践活动 引领青年在红色沃土中锤炼担当
  • 2025.07.06
    江西工程学院:校长探望“三下乡” 学子 共绘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 2025.07.04
    江西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外部链接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教育部
党委机关
  • 党委办公室(0790-6350097)
  • 党委组织部(0790-6348084)
  • 党委宣传部(0790-6355322)
  • 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处)
  • 督导专员办公室、纪委办、监察处(0790-6337668)
  • 理事会办公室、发展规划处(0790-6355321)
教学单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 智慧产业学院
  • 抱石艺术学院
  • 语言与传播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实验实训中心
教辅单位
  • 图书馆
  • 天工文化与红色文化研究院
  • 医务所
  • 继续教育学院(0790-6350295)
  • 学校概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 学院创始人
    • 现任领导
    • 名师风采
    • 校园风光
    • 历任领导
    • 校训校徽校歌
  • 新闻中心
    • 江工要闻
    • 院(部)动态
    • 学术活动
    • 信息公开
    • 媒体江工
    • 江工学子
    • 领导关怀
    • 江工视频
    • 图说江工
    • 图片新闻
  • 机构设置
    • 党政机关
    • 教学单位
    • 教辅单位
  • 党务公开
    • 党委办公室
    • 纪委办、监察处
    • 校工会、校关工委
  • 教学管理
    • 教务处
    • 实验实训中心
    • 教学质量监控
  • 科学研究
  • 人力资源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
    • 招生网
    • 就业网
江西省新余市天工南大道1688号 0790-6341022
留学生成绩查询 学历认证 校园邮箱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备案信息:©2025 Copyright © Jiangx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江西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500509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5020200026

TOP